課后服務為什么引發了這么多的質疑?
分類: 校園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11-24
閱讀 :377
如今的普通家庭見于經濟壓力比較大,一般是雙方都需要外出工作。家長下班比較晚,孩子該由誰照顧就成了問題。原版推行課后服務是為了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留在學校,可為什么家長們卻十分不愿意執行課后延時服務呢? 一、自愿變強制 第一大問題就是在實施之前,我們很多地區強調的是以自愿為原則,根據自己家庭情況,有需要上課后延時的,就上課后延時,沒有需要的就正常放學。在落實的時候,很多地區實施了一刀切的方法,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家長對其不滿意,我們原本不需要上會員的服務,我們放學之后就要去輔導機構上輔導班的,二、只做作業,不輔導 在課后延遲服務方案當中,很多地區是只負責提供教師,讓孩子們自己做作業,但是只對個別學生做不到,而不是對于全體同學新開課程。也就是說只做不講,這樣對于很多的家庭和學生來說還是不滿意的,因為如果只是做作業的話,我就可以回家做了,干嘛還要全部待在學校做作業呢?而且在學校里面做作業的效果也一般。三、收費 對于各個地區很少有地區實施的是免費政策,更多的解決是實施的收費政策,甚至也有家長對收費的情況提出質疑,我們沒有得到很好的輔導質量,但是卻要交費,這樣就使得很多的家長不滿意。客觀講是我的話我也不滿意,我錢交了肯定是想希望獲得一定的效果的,但是最終孩子只是在學校多玩了一兩個小時,回家還得輔導他的作業,這不是更頭疼了嗎?孩子的照顧一直是家庭里比較頭疼的問題,有的家庭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孩子的生活也就不成問題。可大部分家長都是身邊無老人幫持,課后服務雖然初衷是好的,但也需要根據各地區的情況進行相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