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將所有大小廢棄字紙,盡行收集爐亭之內,焚燒後收集紙灰,美其名為「圣蹟」,盛於容器中,予以火化。置於創字先師--昌頡牌位前,再選吉日祭祀後,放留四海,即所謂「送圣蹟」,以祈求讀書有成。因此,敬字亭亦兼有敬字和祭祀的功能。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玉泉村大向營段的石頭營圣蹟亭,位於沿山公路旁,是屏東縣的-古蹟,是清兵駐紮於時因興學而建造,用來燒字紙、公文兼祭祀先師倉頡。屏東縣目前留有三十多座圣蹟亭,大多位於客家部落,由於客家人敬字惜紙,因此,客家部落多建有敬字亭(圣蹟亭),用來燒字紙。石頭營圣蹟亭是縣內少數位於閩南部落的圣蹟亭。
石頭營圣蹟亭據考證在清朝嘉慶至同治年間,曾有軍隊在此駐紮,稱「石頭營」,隸屬鳳山縣,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總兵張其光曾囤兵於此,開山守隘,并設番社學,教導番社兒童學習漢語、文字。
翌年,就建了這一座圣蹟亭,專供焚燒字紙、公文、兼祭祀先師倉頡,隨著時間的推演,圣蹟亭部分毀損。
參考資料 屏東縣文化局高鳳技術學院屏東觀光旅游資訊網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