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大戰後期-30年(1941)珍珠港事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大舉投入戰事,并擬具美軍「河堤作戰計畫 」(Operation Causeway)的-計畫,日軍為防盟軍由澳洲逐一反攻,將防御-本土打算以-為一決戰點,計畫在高屏溪口林園地區與盟軍決一死戰。至-33年(1944)因戰事吃緊積極趕工,除即動用部分工兵開挖外,將開鑿工程一部份發包給民間公司施工,以鐵錘、鑿子、炸藥、鋤頭、圓鍬、畚箕、扁擔,或以抬車等簡單工具(後期有鋪鐵軌用輕便車運送),徒手逐步開鑿完成,其施工之難度與施工人員之艱辛,非目前工程使用機械設備以潛遁式施工法所能比擬。於此同時并擬具林園莊民疏開計畫,將其疏散至旗山、六龜地區以回避兵險。
根據當年曾參與挖掘隧道工作的幾位耆老指出,其范圍廣及林園鄉、大寮鄉及高雄市小港區,包括鳳凰山、駱駝山,其中主隧道最南由高雄縣市交界的鳳鼻頭山海邊,經過鳳冠尖山(駱駝山)、清水巖、潭頭山、鳳山水庫、大坪頂…,最北遠達大寮、鳳山一帶的陸軍步兵學校、黃埔軍校附近,而支隧道盤根錯節。
除了少部份是土質的地質結構之外,部份是硓石古石(珊瑚礁石灰巖)的地質結構。大體而言,走道、儲藏室是珊瑚礁石灰巖(俗稱硓石古石)地質結構;碉堡、炮臺、會議室、辦公室是鋼筋水泥結構。而大部份是挖單層式隧道,也有挖雙層式隧道。隧道內因應各種不同用途而挖出不同尺度,有指揮部、會議室、碉堡、炮臺、寢室、蓄水池、廚房及通風排煙用的煙囪…。
隧道遺址的保存因缺乏管理其狀況不是很好,-七十年(1981),由於鳳山水庫的興建,使得主坑道入口被封閉,八十五年(1996)采礦公司又挖壞了駱駝山東西向的支坑道約300公尺,目前保存的較好的是在林園鄉清水巖風景區內的「龍蟠洞」景觀,珊瑚礁地質結構比較安全,棋盤式的地下通道,四通八達,是彌足珍貴日治時期遺址,-旅游探險最佳圣地。該戰備坑道可說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地位的見證,因此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九十二年(2003)將其登陸為歷史建筑。
參考資料 施并錫策劃編輯(民93),高雄縣政府《發現古蹟之美》p.27-28林園鄉公所《戲說林園23.地下長城》網頁jim1424.myweb.-inet.net/saylinyuan/saylinyuanweb.-tm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