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廟宇的建筑為三殿二廂房,正殿奉祀三山國王,後殿中間祭祀觀音菩薩、左右各為-奶奶及注生娘娘。南北座向的三山國王廟,為兩殿兩廊式廟宇,富含建筑藝術之美,廟宇建筑以交趾陶、石墻、石柱、木梁、木柱等裝飾彩繪,雕工細膩,頗具特色。兩殿之間以廂廊連接,并設有前埕及中埕,三川殿上的屋脊形式為三川脊,并具有雙重的脊堵,稱為西施脊,遠望呈現反曲線的構成,像燕尾一般飛翹向天;以福祿壽三仙做為屋脊中央的裝飾。廟內所藏的神龕、桌案、香爐、簽筒等,年代久遠,實屬珍貴。後殿墻壁的龍堵是交趾的藝術品,廟內的彩繪門神、乾隆年間「威震海東」的古匾,以及後殿上方嘉慶年間「慧光南海」的匾額等文物皆相當珍貴,曾獲選文建會歷史建筑百景徵選第31名。
「三山國王廟-奶奶回娘家」是屏東縣麟洛鄉和九如鄉的年度地方盛事,屏東縣政府亦為此舉辦過文化祭活動。活動開場由麟洛鄉的信眾,前往九如鄉三山國王廟,迎接-奶奶回「娘家」(至褔圣宮、開明堂安座);數日後,再由九如鄉三山國王廟信眾,前往麟洛鄉恭請-奶奶回駕。整個活動重頭戲是出男孫丁活動,所有神轎、陣頭伴隨-奶奶金鑾,繞境祈褔地方平安。
三山國王於-上的正統性,來自宋太祖開寶4年(西元971年)平定南漢劉,和宋太宗太平興國4年(西元979年)親征太原滅北漢劉繼元時的兩次「顯靈」。宋太祖在位時,詔封:「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并敕廣建廟宇,歲時合祭,賜額「明貺」。
參考資料 臺北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三山國王》(辛法春教授指導﹑學生:劉哲侖)『臺北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三山國王》』『屏東縣政府』『九如鄉公所』『屏東觀光旅游網』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