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古人以石銘刻,方者曰「碑」,圓者曰「碣」;石頭堅硬流傳久遠,刻銘文以茲保存不朽。
1930年4月-人興建基隆港西16號碼頭附近山丘的「基隆筑港殉職者紀念碑」(簡稱為建港紀念碑),儀式由-總督「石塚英藏」主持,并派由基隆港出張所長「松本虎太朗」朗讀祭文,-政府官員及-代表和遺族共有五百余人參加,。
現今坐落基隆市中山三路103巷和平社區的半山坡路旁,主要是紀念1924年至1928年興建西十六號碼頭時殉難的職工人員為主,以海港立城的基隆市,興筑具有國際標準的港口,是多少殉難員工換來的斑斑血淚史。
西元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筑物,基隆市文化局向文建會爭取經費進行整修工程,2005年「基隆筑港殉職者紀念碑」列入基隆市首批整修的歷史建筑,目前隸屬於港務局管理。
登上建港紀念碑有肅穆寂靜的境界,這座紀念碑靜靜立在山丘上,俯瞰基隆港區,港口繁忙的船只和此地肅穆的環境卻是如此吻合,物換星移,依然不變的是哪段歷史的歲月回憶。
建筑特色
建港紀念碑分為參道、紀念廣場及紀念碑等區塊,登上紀念碑平臺回頭可以俯瞰基隆港,參道位於正面向上中軸線,共有兩層,下層參道較長,上層較短,-者沿階梯而上,在途中會沉淀心靈,才抵達紀念廣場。
紀念廣場是為了便利集體-,所修筑的儀式空間,這里也是觀賞港口極佳的地點,基隆市政府在此設立許多解說牌,敘訴建港紀念碑的歷史沿革,在此并可仰望崇高的紀念碑主體,主體由混凝土制成,基座為中空設計,目前已彌封起來,碑座位於基座上層中央,做出多層線腳與多分處理,碑身為由下向上的圓錐體,碑首為橢圓形外帽壓在碑身上,圓形在三分之一處收口,簡潔有力。
主碑內環紀念碑主體,又可分為基磐、基座、碑座、碑身及碑首等五部分,碑面通常碑刻銘文或是只碑刻年代,目前僅知部分碑文由總督親筆揮毫,其形制具有歐美古典建筑樣式風格,外部裝飾洗石子,,整座石碑近9公尺高,造型典雅莊重,不過現今正面矩形碑牌已遺失,無法可考。
參考資料 陳成章計畫主持人,<基隆市港區歷史建筑調查 第二階段歷史建筑測會調查研究>,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曾國棟,《-的碑碣》,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阮南輝,<從筑港紀念碑 俯瞰基隆港 兩歷史紀念碑整修完成 今日啟用 >,基隆,聯合報/C2版要聞,2005-07-30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