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現存的大甲文昌祠坐北朝南,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之四合院祠宇建筑,前埕寬敞遼闊,第一進三川殿為檐廊形式,三段燕尾翹脊,筒瓦屋面。三川殿於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年)因「墩仔腳大地震」重修過,重繪的彩繪為鹿港名師所繪,龍虎堵是日治時期盛行的斬石子雕鑿的工法,做工精細,頗具特色。
在護龍與中央祠宇間,有廊道及天井聯系,為供學子課讀及活動之用。第二進正殿由拜殿和正殿合組而成,內主祀文昌帝君,神龕上懸有「人物權衡」、「文昌氣象」兩塊牌匾,然因落款已失,年代無從查考。
-74年11月27日大甲文昌祠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古蹟。
參考資料 內政部《臺閩地區第-古蹟檔案圖說(一)》,內政部,1996;臺中縣志愿服務協會《大甲最早的學校-大甲文昌祠導覽解說手冊》,臺中縣志愿服務協會、大甲鎮立圖書館,2002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