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系創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據時代-為躲避美軍轟炸機轟炸,建造二座混凝土假炮,一座位外安西埔山上,外垵燈塔東側,即現在的鄉道六號線旁洼地;另一座位於五德,五德營區附近,即現在縣道二O一號線旁,以達欺敵之目的。外垵餌炮設於西埔頂,位在臺地地形的洼地當中,周遭以壕溝聯系其他設施。構成形式是由八角形炮座與雙炮管組合,體積甚為龐大,其炮座寬度為5.35公尺,炮管長度為6.13公尺,炮管間距為3.16公尺。餌炮是頗為稀少、特殊的-設施,系因應戰爭的產物,不僅是為二次大戰之見證,亦反應外垵戰略地理之重要性。外垵餌炮於-90年澎湖縣歷史建筑票選中被選為澎湖縣歷史建筑十景之一。
參考資料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p--cc/06_-in/06_2.asp?select-ouse=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