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施瓊芳墓園位於桶盤淺,建於清光緒丁丑年(一八七七年),距今已一百二十三年,清制墓室,維護完整,為本市所僅見。
施瓊芳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出生在臺南,卒於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鴉片戰爭前夕,施瓊芳去到了-,由於他精通經史百家,博學鴻辭,文藻斐然,一時京中鉅公名流,雅慕其人,推為海東的才子;施瓊芳次子施士浩,詩文俱佳,與父親連為進士,他性情放淡,不喜作官,回臺之後,於臺南的崇學文書院及海東書院主講,擔任山長。
「施瓊芳墓」,建於清光緒3年(1877年),距今已129年,清制墓室,維護完整,為本市所僅見,更有-唯一父子雙進士的輝煌歷史事蹟,在92年舉辦的第100處古蹟票選中,深受中小學生喜愛。
歷史人物:
施瓊芳初名龍文,字見田,原籍泉州府晉江縣,至其父施菁華始移居-府大西門外。自幼恬淡好學,學貫經史及諸子百家,其詩歌及古文辭為時賢所推許。1837年拔貢生,旋中舉人;1845年登恩科進士,銓選六部主事,久駐京曹。嗣補江蘇知縣,未就職,乞養回籍。返臺後,擔任海東書院山長,日與詩史共晨夕,潛心研究性理之學。施氏為人耿介莊肅,恭謹孝友。生平著作頗豐,林豪曾為編校,有否成書,不詳。-領臺之際,兵馬倥傯,詩文稿大多散佚。
參考資料 臺南市政府市政新聞(.tncg/18a.asp?ID=950404052)臺南市政府文化局(culture.tncg/area8/S-owpage01.p-p?id=118&Page=4)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