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基本資料
1.位置:宜蘭縣五結鄉中正路2段72號
2.建筑時間:-54-55年(1965-66)
(二)歷史沿革
四結教會創設於-51年(1962)8月,是--長老教會戰後於宜蘭地區之新設教會。當時由羅東教會的陳耀宗牧師發起,主要目的為進行「職域傳道」(向工業區人員傳道),即以四結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員工與眷屬為主要傳道對象,因此定名「四結工業職域傳道中心教會」。初創時期以中興紙廠正門北側之紅瓦平房為布道所。
為有足夠空間進行傳道工作,陳耀宗牧師購得中興紙廠側門旁土地151.42坪作為禮拜堂建筑基地,於-52年(1963)11月12日舉行「四結教會勞工中心」開幕典禮,教會於是正式成立,同時委托劉明國建筑師進行規劃設計。經費來源則以「新世紀宣教運動」中的「工業傳道計畫」向總會申請補助,因此獲得「美國聯合長老教會」之捐款新臺幣25萬以及張德曜長老借款協助,使建堂工作得以於-54年(1965)8月27日破土、-54年(1965)12月27日奠基、-55年(1966)9月15日下午2時舉行獻堂典禮。四結教會因此成為--長老教會於工業職域傳道事業中第一棟興建的禮拜堂,具時代意義。
-92年(2003)進行臺九線省道拓寬工程,教會部份建筑面臨被拆除命運,故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之協助下,將禮拜堂向後遷移,使教堂建筑獲得保存,并登錄為歷史建筑。目前信徒數約20余人。
(三)建筑特色
四結教會建筑物由一個梯塔及禮拜空間所組成。在空間安排上,將世俗的生活功能和神的崇拜空間分離,因此牧師的住宅及教堂的準備空間被設置在一樓,禮拜空間及小型的討論空間被安排在二樓。梯塔除了是通往屋頂的樓梯之外,也象徵著教堂的鐘樓意象。在材料及質感的運用上,四結教會反映了當時現代建筑的潮流,重視材料、質感及光影的追求,同時利用清水混凝土的梯塔與清水磚的禮拜堂形成對比,并塑造出地方感。
由於地區自然條件的影響,使用鏤空的水泥花磚及導風裝置,以增加空間之自然通風及換氣,使其在炎熱高濕的氣候下能產生舒適之室內環境。
現仍作為--長老教會之四結教會。整體建筑保存尚佳,但因當時部分施工品質并不理想,故部份已產生龜裂漏水之現象。例如在屋頂層的部分為防止漏水,已加蓋鋁板。牧師的住宅部分,也因需要而增建部分空間。
整體而言,四結教會內斂而含蓄,以材料、質感、造型等表現出簡潔明了之風格,在宜蘭甚或-的教會建筑中,都屬特殊而難得。
參考資料 戴啓華,1999.06,〈率直誠懇的年代、簡單明了的建筑--評宜蘭羅東四結教會〉,《建筑師-》,第294期,臺北,頁96-99。-科技大學建筑系,2005,《歷史建筑四結-長老教會調查研究計畫報告書》,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