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古蹟名稱:社頭清水巖
古蹟等級:縣定古蹟
建立年代:清雍正六年(西元1728年)
古蹟位址:社頭鄉清水巖路一號
壹、歷史沿革
清水巖寺最初創建於清雍正六年(西元1728年),當初僅為一個小茅屋,透過清水巖寺的建置緣起中記載『社頭人蕭東生為人熱心,收容過路的僧侶,但是隔天過路僧侶卻不見蹤影,僅留下一個包袱在客房,忠厚老實的蕭東生,只認為是僧侶因為趕路而忘記,所以保持房內的原狀。但是,自此之後當地村民就不斷看到蕭東生家中有祥瑞之靈光,不久,便將僧侶留下的包袱打開,發現當中有三寶佛的香火,村民均篤信其靈光來自於此,便建一個小茅屋來加以供奉』成為清水巖最早創建的傳說。乾隆二十三年(西元1758年),覺通禪師便結合地方士紳的力量,發動勸募來修繕年久失修的清水巖寺;之後,卻因為多次整修清水巖寺的結構與建材,大多均翻新,過去因此一直無法成為古蹟的機會,之前才透過地方及相關單位的努力,申請為縣定古蹟,也於-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經彰化縣縣定古蹟審查會通過,進而登錄為縣定古蹟。清水巖寺主祀三寶佛,包含-菩薩、阿彌陀佛及大勢至菩薩,并且配祀十八羅漢,還陪祀清水祖師和五谷大地。
貳、建筑特色
清水巖寺為傳統閩南式建筑,正殿的屋頂為燕尾硬山式,而內殿為漳州派兩通參瓜式傳統木建筑,其立面彩繪以「梅」、「蘭」、「竹」、「菊」為主。建筑格局為二落一院,其構造包含磚、木、鋼筋混泥土,外圍有一護龍圍繞在四周,而殿前有一涼亭,名為「春光」,并且有一「龍池」。清水巖寺正殿懸有乾隆二十三年「南海慈帆」由潮郡海邑羅元捷所立;道光十三年「慈云廣被」由江西候補縣丞朱英所立;光緒十年「清水春光」由住持僧侶所立等古匾,前埕立有「滴水清心」石碑都是深具價值的古文物。 由於地處清幽,在清代時與花壇的虎山巖、南投市碧山巖,和鹿港的龍山寺、芬園的寶藏寺,合稱中部地區的三巖兩寺,除此之外,更在《彰化縣志》一書中以「清水春光」被稱為彰化八景之一;而目前的清水巖寺周邊經八卦山風景區管理站規劃兩個旅游景點,清水巖森林游樂區、長青自行車道,成為結合生態、健康與宗教文化的觀光地區。
參考資料 吳成偉《八卦山臺地傳統聚落與人文產業》,彰化: 彰化縣文化中心,2004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清水春光—清水巖》,臺中: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03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