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容易被法律信函詐騙嗎
分類: 生活防騙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24
閱讀 :309
如今的騙子是需要尋找目標的,像老年人這樣的弱勢群體已然成為了騙子眼中目標,老年人們的防備相對較弱,辨別真假的能力也不如年輕人,比較容易被蠱惑。尤其老人對有一些法律信函不是很明白,借此機會就成了騙子的目標,那么老人容易被法律信函詐騙嗎?接下來為您介紹一下。律師函是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托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制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律師用律師函對某一事實進行法律評價和風險估計,其目的在于以法律尺度和律師的判斷,對送達對象曉之以法律事實,動之以利弊得失,讓送達對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評價”,即“傳法達意”。它的本質是一種委托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于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對此類的信函非常的陌生,基本上不懂,遇到這樣的信息或是電話,一定要預防,具體如下:1、面對形形色色的騙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謊言,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克服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占大便宜”或“不勞而獲”的念頭,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凡是有人讓你出錢的時候,一定要多一個心眼兒,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送出去。2、平時多關注新聞媒體、社區內黑板報、宣傳欄、標語等宣傳,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法,提高警惕,加強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3、遠離可疑人員。現在有些騙子常常主動與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時表現得很熱情,此時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們提醒老年人,千萬不要和 “陌生人”過于親熱,以免上當受騙。另外,獨自外出時不要帶貴重物品和首飾。4、凡是要動錢的時候,不要相信騙子那些“不要告訴任何人”的鬼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向他們通報情況,征求意見,商量對策,需要報警時要堅決報警。5、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游、免費茶話會及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額回報的各種投資,防止利令智昏;一般來講,所謂年收益能“保證”超過10%的,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的宣傳和所謂“公司實力”,防止一葉蔽目。6、老人有病要到正規的醫院去看,買藥要到正規的藥店去買,征婚要通過自己信得過的親友和正規的婚介所去征,謀求工作要到正規的中介所去找,出版書籍要到正規的出版社去洽談。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了解了老年人如何預防詐騙的方法。作為子女的我們,應當及時向老人們普及關于詐騙的相關消息,讓老人們提高預防詐騙的意識,常常同老人們聊聊天,多多關注老人們的日常生活,多多關注,像信件包裹詐騙安全小知識,如:信件詐騙的方法有哪些等,盡在我們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