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網絡詐騙有哪些形式
分類: 生活防騙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340
對于網絡詐騙,相信大家都深惡痛絕,網絡詐騙者游手好閑,只想從別人囊中取物,真是社會的一大毒瘤。面對花樣多變的網絡詐騙,我們要想保護好自己的權益。那么,常見的網絡詐騙有哪些形呢? 常見的網絡詐騙有哪些形式1、虛構中獎網絡詐騙。這類詐騙是網絡中最為常見的詐騙手段之一。不法分子通過向互聯網QQ用戶、MSN用戶、 郵箱用戶、網絡游戲用戶、淘寶用戶發送中獎信息,誘騙網民訪問其開設的虛假中獎網站,再以支付個人所得稅、保證金等名義騙取網民錢財。 2、冒充身份網絡詐騙。這類詐騙通常是不法分子先通過技術手段盜取他人QQ號碼、MSN帳號、郵箱等個人帳號,盜取成功后以帳號主人的身份登錄互聯網,并以有急事等用錢用為借口,向帳號里的好友借錢。警惕性不高的受害人會立即按要求給指定帳號匯錢。3、低廉網購網絡詐騙。網絡購物在給予人們快捷方便的同時,也為違法犯罪提供了平臺。這是目前一種比較常見的詐騙方式。網絡詐騙的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以上就是安全小編為您介紹的常見的網絡詐騙有哪些形式內容,想了解有關網絡詐騙預防等其他小知識還請關注的生活防騙小知識,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