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三、四十年前本省,還是農業社會,交通不便,店鋪稀少;當時的孩童若想吃塊糖,需跋涉一段路程,才能買到。因此,畫糖人和吹糖人的行業也就應運而生。
『糖畫』是臺灣昔日的民間玩具,自福建傳入,然後普及於臺灣大小城鎮。從前,不論鄉村、城市、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現場表演的賣糖人,他們以白糖為原料,加上巧思,作出各種不同形式的糖偶,既可賞玩,又可當作零食,不僅是孩子們的最愛,連老人家也都愛不釋手。
制做糖畫僅需白糖、沙拉油、清水與竹簽四種工具。還有輕便的爐子、鍋子、銅板片、木筆、鐵鏟、油刷與筷子,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首先,將砂糖倒入鍋子里,并加入適量的清水,置放在爐火上熬煮并且隨時用竹筷攪拌均勻,直到糖漿起泡,呈現茶色時,就把爐火關小。然後,用竹筷沾上一點糖漿,放入冷水中,試其硬度,若取出後能立即硬化,即表示糖已經煮熟,就可握起鍋把,按圖形把熬熱的糖漿緩緩倒在涂有沙拉油的鍋板上,并修飾其輪廓,最後再依需要,以鏟子和繪制工具,繪制出圖形,完成後再用鏟子的前端,將半成品與銅版剝離,在其背面黏上竹簽,等完全硬化就成了!
根據畫糖師傅表示,熬糖和畫糖的技巧是決定成品好壞的重要關鍵;熬糖要有耐心,畫糖則講求速度;否則,一旦糖漿冷卻硬化,就無法隨心所欲繪制各種圖樣了。
畫糖的功夫全在『倒』的功夫;技藝好的師父把糖將到在銅板上時,各類人物、鳥獸都已大致成形,只要稍加雕塑,便是精美的成品。另外還有一種簡便的畫糖方法,師傅們先制作好許多圖案模型,再用小竹片挑起糖漿,涂在模型上,糖漿冷卻之後,即可取出各式各樣生動活潑的成品。或者把糖將倒在銅片上,再拿制作好的木模往上一印,印出圖樣來。而較復雜的糖偶,可以先把各部份分別印制,再拼湊起來。
古早的糖畫題材大多以十二生肖為主,現在,可請畫糖師父制作淘氣的蠟筆小新、可愛的HOLLA KITTY或神奇的小叮當,哇!那該有美妙呀!也許你現在就想DIY一枝甜甜蜜蜜的棒棒糖嚕!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