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臺灣在清代嘉慶年間就開始有制陶與陶業的發展,直至清代道光年間臺灣的制陶業已相當的發達,主要生產的陶器便是日用的水缸、陶甕、陶罐等陶器。鶯歌在清代時便是以生產水缸、陶甕等日用粗陶器而出名。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在臺灣的陶瓷工廠引進了日本傳統的登窯與現代的倒焰式四角窯,應用現代的機械技術,制作精致的花器、酒器與擺飾,後來更在苗栗制作日本人日用的磨缽、火缽、花盆和陶甕等日用陶瓷,以及陶管與耐火磚等工業陶瓷,在北投則發展碗盤、瓷磚、耐火磚與電瓷等新興產品。臺灣在日治時代奠定了相當規模的陶瓷制作基礎。
在國民政府來臺之後,新來的技術人員引進新的制陶知識、技術與產品,開發出許多像是衛生陶瓷、餐具、電瓷之類的產品。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臺灣受到國內外環境因素變化的影響,純傳統陶器的生產日漸沒落,陶瓷業則走向瓷器方面和工業化發展,另外許多留學國外的青年菁英帶回來最新的制陶資訊與技術,也引進了新穎的藝術造形觀念,配合新的技術與策略經營,陶瓷脫離了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局限,不再是外型簡單與用途導向,變成了與藝術概念結合在一起的商品,不僅實用而且更達到了讓人賞心悅目的境界。在新竹、苗栗陶瓷發展出西洋風格的裝飾瓷器玩偶與擺飾,造形寫實逼真而精致。鶯歌、新竹與苗栗的瓷磚從小口磚、馬賽克磚一直發展到壁磚、地磚,尺寸越來越大。衛生陶瓷也從簡單的馬桶與面盆,發展到高級的單體、無聲、精致豪華的衛浴設備。
一般的日用陶瓷分類如下:
餐具 :碗、盤、湯匙、茶具。
炊煮器:飯鍋、菜缽、火鍋缽、狗母鍋、燉鍋、米糕筒。
存儲器:水缸、米缸、陶甕、陶罐、陶盆、陶盒、陶瓶。
花器 :花缽、花瓶、水盤、花臺。
工具 :磨缽、杵臼、模具、漏斗、編帽鎮、漁網陶墬、魚苗缸、拍陶工具、
檳榔盤。
醫藥陶:煎藥壺、輾船、小藥罐、凈水藥瓶。
家具 :筷子籠、陶枕、鼓凳、烘爐、火爐、油燈、臺燈座、櫥腳墊、飼料槽、
燻油筒、五梅、蓮蕉缽、臉盆、孵蛋碗、水槽。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