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麻疹疫苗注意事項有哪些
1.1、麻疹疫苗的反應比較特殊,麻疹疫苗的發燒反應比較多,是普遍現象;打完后5-12天之內可能有發燒的反應,一般在8天左右,麻疹疫苗引起的發燒一般不高,38度左右,要多喝水,如果超過38.5度,就要及時去醫院啦;
1.2、發燒退后,還可能出現紅疹子;
1.3、牛羊肉不能吃,海鮮不能吃,刺激性食物不能吃,多喝水,注意休息,
1.4、24H內不能洗澡。后2天盡量不洗。
2、麻疹疫苗哪些人不能打
一是已知對該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明膠等輔料及抗生素如硫酸慶大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過敏者;二是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發熱者;三是免疫缺陷兒童,免疫功能低下(經常感冒或得肺炎)兒童,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四是曾患或正患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腦病,未控制的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
3、麻疹疫苗適合哪些人打
3.1、8月齡以上的易感者:初次接種的年齡為8月齡,再次接種年齡為7周歲。也可8月齡初免,1.5―2歲再免疫1針以減少初免失敗的易感者。
3.2、病例發生后的應急接種:其對象是病人活動范圍的易感者。流行地區接種率應在95%以上。接種時間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現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種完畢。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14天,最長可達21天。接種疫苗后7-12天就可產生抗體,比感染后產生抗體的時間短,因此對易感者進行應急接種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終止流行。對麻疹潛伏期的兒童接種疫苗后一般沒有不良反應,在麻疹感染后1-2天內接種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癥的產生,使感染者的臨床癥狀減輕。
3.3、沒有注射過麻疹疫苗而又與麻疹患者密切接觸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種疫苗者:可應用丙種球蛋白,但這種免疫力一般只能維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觸麻疹患兒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無禁忌的8月齡以上兒童必須接種各種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一般麻疹疫苗的不良反應很少,個別人在接種6-10天可能出現發熱、一過性散在皮疹和卡他癥狀等,持續不超過2天,一般不影響精神和食欲。當體溫超過38.5℃,持續時間超過5天以上,或出現柯氏斑時,即認為是加重反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由于麻疹是減毒活疫苗,所以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是絕對禁忌的。另外與其他疫苗一樣,兒童身體重要臟器有嚴重疾病,發熱、患有其他傳染病或恢復期時都不能接種或必須延緩接種。由于麻疹疫苗是在雞胚中培養的,對雞蛋過敏的小兒屬麻疹疫苗禁忌癥,對其他藥物或食物過敏的小兒也要慎重。
1、疫苗血清學效果:注射疫苗1周后開始產生抗體,1個月達高峰,陽轉率在95%以上。
2、免疫人群在流行病學效果與免疫后血清學效果一致,即抗體陽轉者可免于發病。
3、應急接種的效果:當麻疹野病毒感染時,病毒要先通過呼吸道粘膜屏障,再通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清,潛伏期約7-14日。接種疫苗的途徑與自然感染不同,一般在接種后第7日抗體開始產生,比感染后產生抗體的時間短得多,這正是流行時可以采用應急接種的辦法控制流行的根據。當某地發生麻疹流行時,盡快給周圍的接觸者進行應急接種可以起到減少發病、阻止流行的作用。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