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獻血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出于對血液用者負責的角度,獻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飲食過飽,獻血的前兩餐不要吃肉、魚、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膩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飲食,以防止血液渾濁,影響血液質量。
同樣出于對自己身體負責的角度,要保持獻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獻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獻血過程中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等一些反應。獻血前兩天如有感冒發燒、腹瀉、咳嗽等,或者一星期內服過藥,或女性在月經期,均應暫緩獻血。準備獻血前還可以閱讀一些獻血宣傳資料,以解除和減輕思想負擔,減少獻血中不必要的反應。
2、獻血有何好處
2.1、獻血對心腦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
可預防、緩解血液稀薄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作,能有效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不測及心肌堵塞等病癥。
2.2、經常獻血可進步造血功用
獻血后,由于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儲藏的成熟血細胞釋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則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堅持旺盛的生機
2.3、男子獻血有可能減少癌癥的發作率
體內鐵元素含量過低易患缺鐵性貧血及行動緩慢,過高則適得其反。
3、獻血者體檢標準有哪些
3.1、年齡:18-55周歲。
3.2、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3、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Kpa(千帕)?;?90-140/60-90mmHg,脈壓差:≥30mmHg。
3.4、脈膊: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3.5、體溫正常。
3.6、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3.7、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3.8、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3.9、胸部:心肺正常(心臟生理性雜音可視為正常)。
3.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1、采血完畢后,獻血者應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過性腦缺血的發作。同時按壓住針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針眼處滲血或皮下瘀血。
2、獻血后的當日,要留意穿刺針眼處的清潔衛生,洗澡以淋浴為好,不要以臟水或肥皂水進入或刺激針眼,以防感染。
3、在獻血后的1-2日內,恰當增加飲水量,留意增加一點高蛋白質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恰當留意休息,不要停止猛烈的活動。個別呈現倦怠覺得者,只需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會很快消逝的。
4、獻血者獻血后心情應是高興的,由于本人做了一件無私貢獻,有意義的事,獻血是不會損傷安康的,但是假如在獻血后呈現一些不良反響,應與采血單位獲得聯絡,以便及時停止訪視和處置。
1、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氣腫、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2、循環系統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病、低血壓、四肢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靜脈炎等。
3、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胃腸炎、活動期的或經治療反復發作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胰腺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4、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泌尿道感染以及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5、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如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治愈者除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粒細胞缺乏癥、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6、內分泌系統疾病及代謝障礙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狀腺功能性疾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癥、尿崩癥等。
7、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動脈炎等。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