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臺灣地區工藝產業發達,種類眾多、遠近馳名,在此列舉一些具有各地特色的工藝博物館,包括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桃園中國家具博物館、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苗栗木雕博物館、臺中編織工藝館、云林臺灣寺廟藝術館、南投竹藝博物館、花蓮石雕博物館以及屏東排灣族雕刻藝術館等共九館,介紹如下。
鶯歌陶瓷博物館
以臺灣陶瓷研究深入化、臺灣陶瓷國際化、教育功能有別化、行銷管道多元化、陶瓷藝術觀光化、博物館經營管理企業化等六大目標為博物館運作方面。在館內常設展中,包括了臺灣傳統制陶技術;臺灣陶瓷發展;鶯歌陶瓷發展;史前、原住民、現代陶藝、工業與精密陶瓷等面向。并且會不定期舉辦各特展,包含各式陶藝競賽展與研究展,本土展與國際展。
桃園中國家具博物館
是以呈現中國傳統木作家具為主,兼及其他材料之家具,以明式家具及清前期家具為代表;此外,并有臺灣早期家具,以及桃園(大溪)地區傳統家具之展示。第一展示室以中國傳統家具、及大溪地區家具特展為主,采蘇州庭園式的空間設計,并以排列比較方式展示家具,共有釋名、家具發展史略、古畫與建筑中的家具、匠人祖師、傳統家具的特色、傳統家具制作技術、中國傳統家具的類型、大溪地區傳統家具特展等展示單元;第二展示室則以臺灣傳統家具為主,采臺灣早期民居配置之空間設計,并以情境造景之方式介紹臺灣傳統家具概況及展示家具,共有「門口埕?前院」、「灶腳間:廚房?飯廳」、「書齋?帳房」、「祖先廳(正廳)」、「臥房(寢室)」、「竹制家具」、「參考家具」等展示空間。
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新竹市是臺灣玻璃產業的原鄉,於西元1999年,臺灣首座玻璃博物館成立。博物館建筑物為日據時代改建成的,展出關於玻璃之展覽、資訊及收藏…等。其中展示區展示以實物及模型呈現玻璃的發展、制作方法…等,并定期展出玻璃工藝作品;而玻璃工房則設立玻璃制作設備,包括窯爐、加工研磨的器具…等。可以使民眾了解玻璃工藝歷史的發展,以及欣賞美麗的世界級的玻璃制藝術品。
苗栗木雕博物館
原為「苗栗木雕藝術展示館」,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興建。同年五月,設專題博物館於文化中心內,後并擴充提昇為博物館,是為全國地方特色博物館之首例。建館目標設以三義木雕精品為主,兼及於臺灣木雕之蒐集保存、典藏、展示、研究、推廣,透過博物館之設施與營運,以達到溝通、教育,增強資訊、與旅游休憩等多元性功能;并促使主題特色獲得維護、傳續、發揚與創新。
臺中編織工藝館
此館民國七十六年開始策劃,并於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廿三日起正式開館營運。以臺灣傳統編織工藝的發展源流、材料處理及技術延續為研究主題,并擴及大陸、東北亞、美洲、非洲等其他文化圈,而以大甲帽蓆、編、織、染、繡及纖維藝術創作為展示內容。藉由定期的展覽、研習和積極的蒐藏、整理相關的標本、圖書、資料,預期可為本省編織工藝的保存研究和推廣提供有效的助益。
云林臺灣寺廟藝術館
臺灣寺廟藝術館,包括一座主館(寺廟館),和兩座副館(布袋戲館及神像館);其中寺廟館占地最廣,分為19個區域介紹臺灣寺廟。 寺廟館內陳設的主題,從寺廟與臺灣開發的關系、廟會活動,到彩繪、繡旗等行頭,琳瑯滿目。布袋戲館是另一大重要主題館,在云林縣閣派-新興閣掌中劇團的協助典藏下,館內蒐羅了200多尊戲偶。布袋戲館的後方是神像館,展出臺灣信仰中常見的神明,如媽祖、觀世音、王爺、關圣帝君、福德正神等百余尊神像。
南投竹藝博物館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目前已升格為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有監於南投縣擁有特殊的竹歷史與產業文化,遂於1987年成立「竹藝博物館」,以彰顯傳統與現代的竹藝品為主要內容,舉凡早期農業社會生活所需,衣、食、住、行相關之竹器,及現代竹藝品、竹類生態分布皆有展示,并對南投地區竹材專業加工做一回顧與展望,以寓承先啟後,綿延興盛之意義。「竹藝博物館」於1988年5月29日完工開幕,成為全國第一座啟用的地方文物特色館,本館也是全省唯一以「竹藝」為專題的地方博物館。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花蓮石雕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石雕博物館。館內石雕,是多年來蒐集和透過舉辦國際石雕活動所典藏的精品。成立構想是以傳統博物館的型態,擴大為戶外博物館的方式,延伸至縣境,甚至東海岸、花東縱谷,以塑造成石雕觀光城為目標。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博物館─臺灣排灣族雕刻館
主要展示屏東縣內山胞日常通用之器物,包括排灣族、魯凱二族文物。其中特殊者,有依據霧臺鄉魯凱族大頭目家所搭建的石板屋原型,其大小模式、規格、使用的石板、室內隔間、擺設均是依實物規格所造。石雕桌椅之造型簡單可愛;其他如排灣族木刻人像、琉璃珠、服飾編織、木盾、黑陶壺等,亦皆充份表現該族生活用具之特色。
參考資料
下一篇:土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β地中海貧血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