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首先,要明確事物確實是有兩面性的。你的這種經歷是很正常的。中國人的思維本來就是辯證的思維。以辯證法和唯物論為主要綱領。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通常具有矛盾性,讓人很費解。 其實,來講講判斷是怎么形成的。要判斷首先要有認知。人的認知能力是不斷地發展的,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小的時候家庭的影響占主要的因素。對一個人的性格等諸多因素有初步的作用。長大后,在不斷的學習和與人交往中會逐步加深我們的認知,也許會被人騙,被老師罵,被朋友出賣,在感情中受到挫折等等。這些不斷的小的打擊,逐步鍛煉了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只要能從中恢復過來,向好的方向發展,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好的。在這期間,認知能力不斷發展,同時伴隨著判斷能力。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重要的是:要正視這種不同,并保持自己的判斷。你可以不說出自己的判斷,不與別人爭辯,要求別人有與你相同的判斷,但此時你的判斷力實際上已經是形成了的。判斷的形成也與人的價值觀,道德情感等諸多方面有聯系。判斷力來源于思考和質疑。當有質疑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微博的出現確實給中國的青年一代帶來了一些影響和變化,接觸到的世界更多了,接觸到的文化和觀念也多了。微博在傳播的方面是很速度的。能讓大家接受到一手的信息,同時發布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這相對于60年代的人是一個極大的進步。一個60s的老師就對我們講:在她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判斷力這一說。不允許質疑,沒有太多的信息。國家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自己的判斷。所以我們這一代是相對自由的。容許你有思想,允許你去判斷。 最后,在變化中去判斷。保持自己的價值觀,有一個自己的小空間。對于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即使判斷與你的不同也不重要了。下一篇:青年志愿者和社工的區別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您認為東方文化的特點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