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兩種方式:1、焦點小組訪談:以用戶的心態與用戶非正式的交流。2、可用性測試:不要開口溝通,只在單面鏡后做觀察者。因為用戶有時候會口是心非。前者適合了解用戶大概的想法,后者適合專項問題的分析;具體方法網上很多答案 2:
產品經理不太可能自己做用研,也不能只看數據,通常有幾種比較合適的:1.客服渠道2.產品的投訴和建議功能3.用研團隊的可用性測試、用戶調查4.市場研究報告5.親自參與一些用戶研究,或者親自找一些身邊的用戶觀察和詢問答案 3:
早年間我們皇族用膳的時候,伺候的宦官都會觀察主子們吃了那些菜,動了幾筷子,表情如何,不必我們開口,就會把意見反饋給御膳房的大師傅了。答案 4:
分成兩步:第一步收集;第二步給出解答;收集的部分:1、看一段時間的feedback。2、加入核心用戶群聽聽聲音。3、有必要的話和幾個典型用戶聊聊。解答的部分....看需要吧...產品需要解答,如果是使用方面的問題,那是產品易用和引導沒做好。如果是建議類的,做好收集就行了。。。一個產品還有pm面向用戶不停的解釋?感覺有點失敗。答案 5:
用過:產品投訴功能
-、站內消息、論壇帖子、電話等直接溝通
問卷調查等定量的獲取方式
答案 6:
利用一切手段和用戶交流(線上的 下線的)聽他們說:抱怨的也好 指責的也好 贊美的也好 都記下來好好分析 然后看數據看用戶的行為是否和他們說的那樣答案 7:
可以直接讓他們的行為說話,進行基于行為的數據挖掘,之后進行用戶的交流進行印證~,和用戶當面說的話不一定是真實情況的反饋~答案 8:
各種直接和間接觀察,盡量不要調查。當你調查一個人的時候,你已經改變他的行為了。答案 9:
用戶行為數據很重要答案 10:
觀察和傾聽。。。。。。當然,你必須了解用戶的業務,不然你看不懂也聽不懂。答案 11:
1、主動收集:誰是你的用戶,如果你的產品是針對大眾用戶的不妨在生活中多問幾個問題。根據你的場景,我會在用戶上菜的時候觀察用戶的表情,喜怒哀樂,咸淡是否適中,主動問詢飯菜不合您的胃口,如果不是太抵觸的話基本都會回答,可以多贈送一個菜品進行配合的鼓勵。我們要用戶提供的信息有*這的菜味道如何*價格能否接受*同樣一道菜其他餐廳你吃過更好的嗎*為什么他們的你覺得好*下次還會再來嗎?假設換成互聯網SNS產品大致就成為:*你上開心網嗎?*你覺得開心網好玩嗎?*你經常上人人網啊,你覺得它和開心網有什么不同?2、市場調研:抽樣調查的還是有局限性的,只代表了個別的用戶,如果一個用戶口味重,那么會覺得你的菜太淡了,那么并不代表所有用戶都喜歡口味重的菜。這時候就需要市場調研。根據大量的用戶調研的結果將用戶分為幾個類型。大眾用戶:只要滿足需求就可以,我們只要做到比他們要求的好一點 能給他們驚喜。精英用戶:能夠提供更高級的意見,對產品改進有實際意義的意見。需要重點關注,定期邀請進行反饋。個性用戶:口味重或者口淡的用戶,這個是否需要提供給他們個性話得服務,比如記錄你的特征,下回你來的時候詢問你,根據您的喜好,是否菜系給你做的口味偏重些。最后,我不主張產品經理只看數據,而是更關注數據產生的過程,數據最終的產生其中的曲折才是真正體驗產品細節的東西,作為產品要更加貼近用戶而不是貼近數據。答案 12:
焦點小組一般是挖掘需求,進行頭腦風暴會多些。大家撞著撞著就出來想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了。按道理說,焦點小組可以讓PM知道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用戶對這些功能是怎么考慮的。更多的還是靠行為數據吧答案 13:
信息化時代、飯店/大廚/客人,微小的關聯體也需要信息化系統,才能采集數據,分析消費行為。答案 14:
產品經理當然是在充分了解產品特性的基礎上去觀察產品的用戶反驗并做出改進的建議,并且產品經理本身可能是不是最適宜面對客戶的,因為與客戶最接近的應該是直接服務于客戶的客戶經理或相關人員。他們是傳遞雙方信息的有效途徑。答案 15:
主要通過以下方式了解用戶:1、通過多個渠道收集用戶反饋,如反饋平臺,微博,-和用戶聊2、面對面的和周圍的朋友同事溝通還有兩種,可能只能算單向的溝通:3、發布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4、分析用戶使用產品的數據答案 16:
我不是產品經理,我是半個產品經理,和用戶溝通的方法有很多種,說說我們曾經或正在采取過的方法:1、訪談朋友,在下班后,在周末,在火車上;2、外出街坊,去學校訪談學生、去園區訪談白領;3、邀請用戶,來公司進行訪談,觀察用戶的使用情況;4、電話約訪,事先抽選出合適的用戶,電話約訪;5、業內交流,和同行的朋友一起討論;OK,再多的說詞都是多余的,最重要的是去執行!下一篇:釋迦牟尼,上帝,-,他們是什么關系 ?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失戀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