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1.兩者都很重要。單獨的《一千個人》和《一千場火災》都不成立。問題中提到了「信息最終表現出來的影響」,我的理解是,所謂影響,其實是指人,而非信息本身,即是人在接收了信息之后,反過來對自身和世界造成的影響。身處大量信息包圍的人每天都在制造大量的信息,又通過各種渠道互相聯系和影響,人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產生實際影響的源頭。從這個意思上講,以人為中心,來源和渠道是一個共生體。這聽起來有點繞,但核心就一句話,信息和人分不開。 《一千個人的一千場火災》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拍攝者的角度不同,畫面質量不同,一旦傳播起來,會導致不同版本的「事實」,而每個版本又通過接收者的再次傳播,等于又產生了上千個新的信息源。在這個過程中,人既是來源,也是渠道。2. 優點太多了,我覺得互聯網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每一個都是在推動人與信息的關系的重構。比如一條信息要廣播到全世界,最好的渠道就是 twitter,無論什么類型的信息比如八卦,新聞,街拍,基本都可以保證其中最好的幾條能被自然篩選出來,同時流入已經沉淀好的「最佳路徑」,放大到全網用戶,我相信如果我們可以到 twitter 數據庫里分析數據的話,甚至可以把「×× 信息——通過 ××× 轉發——影響了 ××× 人」模式總結出來。 twitter 依靠大用戶量和大數據量完成自我進化,這是任何傳統媒體都做不到的——想想一篇-文章如何在最短時間投遞到全世界最應該閱讀它的人的手中的難度。這是互聯網基因所帶來的優勢。 再比如,知乎上的用戶其實就是信息的過濾器,在一個 SNS 中,人做為信息的節點,人肉過濾有非常有價值,我在知乎只關注了一部分用戶,但通過這部分用戶的贊同行為,我就可以持續看到大量新用戶的回答,并和他們成為朋友。 缺點其實很普遍,互聯網降低了信息的發布成本,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自然會是一個更容易擴散不真實信息的地方,但我覺得網絡的魅力也源于此,破壞力大的同時修復速度也非常快,想想在論壇,當最初的 1 個人發布信息時,總會立刻影響到一部分人,但接下來參與的人多了,也就「灌水出真知」,形成共識了。3. 不會吧,信息太容易傳播有可能因此不值錢,但生命力應該會更旺盛。當然,以信息本身為產品的商業機構的生命力可能會受影響。 4. 如果你能暢快的和別人聊半小時天,有可能是因為你們事先約定好會有一筆費用嗎?交流和分享的目的從來都是超越了金錢的,明碼標價的交流不叫交流,叫「交流服務」,當然可以去掉噪聲,甚至可以專門點播內容。5.知乎的新協議,著作者可以自己做決定,對原創內容選擇不同的共享方式。使用 CC 協議,就是為了保護和尊重作者。知乎是社會化問答的堅定的實踐者,我們愿意用最-的心態來服務大家。答案 2:
問題1:在這個時代,信息最終表現出來的影響,更多地取決于信息來源還是信息渠道?這里有個例子《一千個人的一千場火災》。回答:其實影響取決于編輯方式和講故事的人,簡單講就是誰來把一千個人和一千場火災的信息,編輯成一個故事,這里就沒有客觀了,引用任何人的說辭、任何角度的照片,都是帶有意見性的。比如普利策獎曾頒給過一個-小孩的假新聞,這個新聞的影響力完全來自信息的講述方式,而導演是那個記者。這個例子說明信息來源和信息發布渠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比如修辭方式,第一人稱敘述還是第三人稱(可以參考這個寫小說的問題:z-i-u/question...),是說“我認為…”還是“他認為…”,或者是“數據顯示…”,“研究者發現…”,再比如敘述模式,是“今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還是“希臘悲劇英雄傳奇”的模式,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和外界講述喬布斯故事就類似上述兩種模式。最后,和菜頭講述的《一千個人的一千場火災》就在我們這群關注媒體的觀眾中產生了影響。問題2:那么,作為信息的傳聲筒和過濾器,現有的互聯網產品都有哪些優缺點?回答:只說感受最強的一點,缺乏認真做過功課的編輯整理現有互聯網產品上呈現的信息。當然ifanr就不錯!但如何讓這種需要高投入的編輯行為大規模連續產出,從而牽引出人們頭腦中更多高質量的思考,值得研究和實驗。問題3:假設信息流通的成本越來越低,會影響到信息源頭的生命力嗎?比如說,把一棵高質量的樹放到一片森林里,它很可能會死掉。回答:曾經和傳統出版業的朋友聊過類似問題(如果我們是新出版業),當時做的比喻我印象很深,所以我像換個比喻,信息是洪流,高質量的信息必須累積到足夠高度和足夠堅固度才能在洪流中保持存在。所以我們把高質量信息聚集起來,不斷強化每一塊-之間的聯系,積累到足夠多足夠高,它自然超出海平面,慢慢生長為一片新-來。問題4:如果有一種手段能夠真正實現信息的明碼標價和等價交換,那么流動過程中產生的噪音會因此而消除嗎?回答:即使定價也不會消除噪音,定價只是其中一步,而且定價在互聯網上存在困難,因為互聯網接近一臺免費復印機,大量內容相互競爭,不斷沖擊價格體系。對信息來源的人來賦值是比較靠譜的做法,精準的匹配來自一個Rank系統。同意景雁講的,噪音非噪音只是看它出現的場合是否恰好。問題5:SNS 和 UGC 網站對用戶信息的歸屬權一直存在爭議,之前有用戶因為用戶協議而要求消號,知乎現在采用 CC 協議,是否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回答:想說的基本都在這:blog.z-i-u/2011...答案 3:
1:同意周源的看法,信息和人是相互影響的。不知道“最終影響”指的是什么情況,信息在發出到被接受到被重構到再次發出,再次接受,再次重構的過程中,信息的形態和內容都會發生改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傳話游戲。2:優點很多,互聯網中有大量的文字都在研究優點,地球人都知道,我就不說了,說說缺點吧。互聯網服務的缺陷也有很多,比如在使用社會化服務進行關系重構的過程中,會有一雙-的手在控制我們獲取的信息,也就是說在社會化服務中有上帝存在。這個上帝一般情況下都是暴戾的,他會刪除你的賬戶,刪除你發出的信息,當你不同意他的服務條款就不能使用他的產品,當你的信息被刪除不給你任何解釋的機會等等,他們擁有開關,隨時可以給你導入關注者,同時也可以清理你的關注者。所以我們渴望在互聯網服務中自由和平等也基本上難度很大,尤其是在現在的環境下。但是聯想到現實生活,我們的權利機構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呢?我們有人民代表大會,我們有法律來監督上帝的行為,這就是一個相對公平和完善的機制。而我們在互聯網產品中能做什么呢?除了不再使用他的產品別的什么都做不了。我們在互聯網中高呼自由和平等,沒有看到在隱藏在自由背后的不平等。我們只關注20%的用戶,另外80%怎么辦(我想知乎的發現系統似乎可以做一些改進)?這一切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我們的產品設計者愿意再向前走一步,保護用戶的權利不受侵害,選擇適時的放手,愿意花時間去研究一下現有的社會體系結構,關注每一個用戶,就可以設計出真正的社會化產品,這樣才能夠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完成一次革命性的挑戰。在自由空間中,自由的最大意義在于控制霸權的擴張;公平的最大意義在于關注弱勢的聲音。3:流通成本降低會影響到傳統信息制造者的熱情,但是會激發新晉信息制造者的熱情。因為在傳統的信息模式中,呈現信息的能力有限,可能會面臨1V100的競爭局面,而這些競爭者因為信息制造門檻較高,因此普遍能力較高,同樣的,面臨的競爭也會很大。而在互聯網中,你將要面臨的不是100個高手,而是10000000個菜鳥,這時候想要脫穎而出的機會和之前的難度基本相似,但是脫穎而出獲得的影響力將會指數上升。因此,信息源頭的生命力不會被削弱,但是難度有很大提高。4:明碼標價是我反對的,等價交換是我贊同的。信息傳播的第一目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而不是獲得更多的金錢(當然也有出售信息的商業模式,比如情報網中的線人,咨詢機構等)。等價交換是一個值得贊同的形式,但是不能強制執行。社會化的服務要用社會化的激勵,將社會化激勵發揮到極致,就能夠完美去處信息噪音帶來的影響。金錢不能說明一切問題,當采用金錢作為激勵,會有一大批用戶流失。之前我維護過的一個社區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5:協議哈,我的東東一般署個名就成,怎么用無所謂。當然其他人CC協議就很完美了~^ ^=================================================PS:看到好問題就想說點啥,這是病,得治。再PS:似乎說了一堆廢話。。。。。。 = =答案 4:
我可以把這些問題升級1 事實發生后,所有的事情都是傳播。在接受傳播一方已經不存在事實,只有傳播中的事實。2 互聯網的高速/過度,使得真正信息的傳播被更嚴重的遮蔽。提高大家獲取事實的速度,同時降低大家各種思考能力。2 互聯網在 重塑/直播社會共識的達成。3 事實性的源頭,無所謂生命力(例:東城樓塌了) 個人產生內容的,分為兩種,一種依舊是傳播——他只是把東面聽到的說到西面,也無所謂生命力,對那個人成長可能會有用,對其他人可替代。另外一種是真正的信息源,這部分很神奇,有自己憋出來的,有高強度互動中形成自我的,難有普遍描述,只能說,這樣的就是存在,為什么存在,得問那人。也就是你說的,要死的終歸要死,要活得最終會活(我這個是事實描述,沒啥其他判斷)。4 噪音跟信息 可能 是一個東西的兩面。5答案 5:
知乎本身就是一個信息的渠道。這里面有一個問題:沃爾瑪作為流通渠道對于供應商而言的影響是巨大的。沃爾瑪是一個信息的匯集者和整理者,并將加工后的信息交給供應商,促進其開發新產品和改進供應鏈。這就體現出渠道的價值。互聯網平臺就是一種互動的新型渠道。在這種渠道上,甚至產生了-這樣的內容生產者和眾包的方式。當互聯網把信息和知識的生產和流通以及消費統一起來的時候,就很難孤立地看信息的生產和流通問題。知識轉化為資本以及商業化,這也是不可抗拒的。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形成更加有序和有組織的知識。海量信息仍是不可承受之重。互聯網應該創造一個輕信息時代。答案 6:
感覺做sns的人都把其看的很美好,對用戶的價值期待很高,認為一個互聯網產品都是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sns是生態系統,很贊同,但是這個系統實在是很復雜。很龐大,網站的管理者像統治者和規則制定者,“統治”不是紙上談兵,我覺得還是要深入了解各個用戶群體吧譬如不同活躍度、不同價值貢獻層次的用戶下一篇:汽車設計A柱是必須的嗎?若是,必須是鋼架的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內殺毒界(安全界)是否有標桿人物?有哪些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