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這都是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6 年前干的事了,從記載上看,Facebook 首先是吸引哈佛的學生, 扎克·伯格就在哈佛,近水樓臺自然先得魚嘛。主要的方式就是發郵件邀請,并利用郵件列表來推廣。先給自己學校的發,讓朋友幫忙邀請,往郵件列表里灌湯。然后找自己在其他學校的朋友,讓他們也來幫忙邀請,發郵件,發郵件列表……這似乎沒什么好說的。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客戶當時的需求是什么,這就比較帶勁了。首先來看看時間,Facebook 出來的時候是 2004 年。按 Facebook 前 CTO Adam D"Angelo 的說法,這是一個缺乏吸引年輕人的產品的年份,很多學生都還不知道 Friendster,而 YouTube 則根本還不存在,所以 2004 年絕對不是一個大片云集的奧斯卡年。另外,當時的學生用戶都很nice,不會看到郵箱里的邀請郵件就直接刪掉(你能想象現在的用戶還這么 nice 嗎?)。這些都為 Facebook 的誕生打下了基礎。再來看需求,當時學生恰好有兩大的需求:>查找手機號碼。2004 年,哈佛學生的手機普及率已經比較高了──在此之前的幾年,學生都還習慣于用寢室的座機來打電話,手機的普及帶來了一份詳盡的手機號碼聯系簿的迫切需求。而 Facebook 那時在干嘛呢?嘿,2005 年扎克·伯格就把 Facebook 稱為聯系簿,你想知道鄰班女生的手機號碼吧?上 Facebook,上面有。
分享照片。2004 年除了手機大普及外,為 Facebook 推波助瀾的,還要算上物廉價美的入門級數碼相機的出現。和手機的普及節奏也算類似,在此之前幾年,很多學生都沒有數碼相機,一方面隨處抓拍不算是大眾習慣,另一方面搞幾張照片到網上去也算是件麻煩事。好吧,數碼相機普及開來的時候,Facebook 正好又在那里。加之學生們也都愿意使用真實的姓名和頭像(誰不想在學校里大家都認識呢?),分享照片讓 Facebook 的第一批用戶玩得不亦樂乎。
下一篇:觸動傳媒這家公司怎么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理想-羞于談及自己的理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