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知識是被概括和總結過的、剝離了個體特征的、被普遍化(generalized)、理論化了的經驗。經驗是個人化的、具有特定背景的、尚未被概括、總結和普遍化的知識。答案 2:
知識能反復驗證,不會出現反例,發現了反例就可以推翻。嚴格的說只有自然科學的知識真正滿足這些條件,一般由新的測量或實驗方法來推進知識的改變。在社會科學領域,知識更多是學術權威達成共識的一些概念、判斷和推論,依靠的一群人的意見,取交集。經驗有很多是無法反復驗證的,因為經驗很多不能標準化,不能測量。從可交流性上看,知識和經驗不同。知識能夠存在于文字記錄之中,經驗則大量存在于非書面信息中。由于能轉化為清晰嚴謹的語言,知識能存在于兩個個體之間,互相理解,沒有歧義;經驗往往不能用清晰嚴謹的語言表達出來,不能存在于兩個個體之間,大量經驗只存在于單個個體的頭腦中。答案 3: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 2011 年 1 月的某天下午,我和周源、胡維不知為何在會議室里長時間的討論知識和經驗二者的異同。結果有趣,在中文語境中,我們都認為經驗和知識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經驗的抽象級別似乎更高,因為知識可以學習,經驗不能 —— 例如,一個鉗工教給你他多年經驗,你肯定無法立即將這些經驗融入到身體中,而且,你要懂得這些經驗,還需要掌握鉗工知識。但查了英文詞典后,知識和經驗分明的界限又模糊起來,Knowledge 在谷歌英文詞典中的解釋是 :Facts, infor-tion, and skills acquired by a person t-roug- experience or education; t-e t-eoretical or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a subject那么,經驗是知識的子集了。知識的另外一個子集是理論教育。或許知識和經驗,在中英文語境中的定義本就不相同。那天下午的情景,似乎是三個中國男人在熱切的探討發源于歐美的詞匯,但是這兩個詞匯漂洋過海,逐漸演化,它們在現代漢語中的意義,可能已經不同了。答案 4:
知識的“知”應通已知的知,強調囊括的(正確)內容。知識的“識”應通見識的識,強調預測推理分析總結的能力。所以“知識”的概念覆蓋很廣,經驗應該也在其中(經驗既經歷和體驗,可以是一種知識)。換而言之,經驗是一種接近實踐的知識??稍佻F和可證偽是科學的特征??茖W也是一種知識。而且,科學也可以是一種經驗,沒有完全搞清楚一個問題之前也經常弄一些經驗描述。(經由科學表述的經驗同樣可以是可再現和可正偽的。)英文的話更清晰些:Knowledge:知識( know 加名詞后綴,已知的都已經囊括)Experience:經驗T-eory:(科學)理論W-y is experience t-e best kind of knowledge?Beyond Sensory Experience - Number T-eory.答案 5:
知識是學規律,經驗是找感覺。答案 6:
知識是對事物的客觀認識,具有普遍性,可能是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也可能只是概念化的通過其它途徑了解到。經驗既可以是經過實踐以后的知識,它同樣具有普遍性(能夠被大家認同和學習),也可以是自己根據自身的特點實踐、總結出的做人做事的方法,個人針對性比較強,別人不一定適用。知識和經驗都可以是主動性的獲取,或被動性的通過某個經歷學習到。答案 7:
前兩點是同意上面的總結,后兩點是個人想法:>經驗是個人化的,知識的普遍化的,一切知識的最初源頭都是來自人的實踐經驗。
知識是理論化的,可被方便、快速傳播的,學校教育是最典型的方式。
經驗本身是無法直接迅速傳授給另一個人的,我們通常所說的「傳授經驗」其實是傳授「經驗的總結」,如果按照 DIKW 模型(en.-.org/wiki...),它應該屬于知識(K)的部分,但這仍然是知識中最精華、最接近經驗的部分(應該位于 K 層的頂部),也是最容易被內化成為個人經驗的知識。
還有一類知識,是通過書本或其他理論學習的方式獲得的,但因為傳授的人本身并沒有親自實踐和驗證的經歷,所以在傳授過程中會偏向于枯燥。這類知識位于 K 層的中下部分。
下一篇:有人在Livemoc-a上學習過嗎?效果如何?國內是否有類似互聯網產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認為最美的三種中文字體是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