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ask about這個功能的初衷是為了在問者和答者之間取得更準確的答案。但這個初衷通常都達不到,舉幾個應用場景1)A是名人,B是無名小卒,B問A,A通常都不會搭理2)C與D素未平生,C問D,C通常都不會理會3)E是名人,還是很熱心的那款名人,這下好了,F.G.H.J.K.L都問E,E干脆懶得回答了4)M很冒昧地問了N一個很隱秘的問題,N只好發私信使用這個功能的場景很少,下面的是主要的1)O熟悉P,O問BP一個無關機密的問題,且不介意R.S.T的圍觀2)U想通過問答平臺打廣告,V跟他是一伙的,于是U問了V“貴公司的產品怎么樣呀,貴不貴呀”-----后來,U發現自問自答好像效果更棒,可以先問,然后取消關注,之后再關注再回答私信是一個大殺器,熟人之間,基本就用這個了,管理員與用戶通訊也用這個了-------------------------------------------------------上述是直覺,更具體的要配合詳細的數據分析才能回答為什么撤銷這一功能答案 2:
Ask about屬于相對隱私的提問涉及到問題并不出現在搜索的數據庫中,不出現在用戶的Feed頁面;
用戶必須在個人頁面才能瀏覽“Ask About”,
提出的問題僅能被問人回答;
導致Ask about 中出現的問題并不能被搜索到,信息傳遞很難擴散給最需要的人。
一對一問答,問答的質量也比正常的問答低得多,優秀的問題本來該有更適合的答案,卻被局限在一個回答上。
一個問題在使用“問他”時,可以被提很多次。好答案無法集中,1+1 > 2效應無法體現;好問題該有的價值也沒有體現出來,資源分散。
想要隱私,就不能被索引;想要共享,就必須被索引。隱私和共享都要滿足,那就去除這個“雞肋”吧。。答案 3:
Quora 認為「(這個功能)如果以正常問答的形式出現,更可能產生有價值的回答」。答案 4:
說說個人感覺吧,在知乎上.當我看到一個問題我想回答,點進去發現沒法輸入時,會覺得自己深深地被提問者-了一把.答案 5:
Quora 的產品經理 Sandra Liu Huang 解釋說:Direct Question 里有很多高價值的、可重復利用的信息,但由于 Ask about 類型的問題在信息分發和傳播上存在機制的不完善,這些信息之前起到的價值有限。所以 Quora 拿掉了此功能,并且把之前那些 Ask about 類型的問題,都加上了「Direct Question」的 Topic,其他人可以公開瀏覽所有問題,并且可以回答(不管原來的被問人是誰)。via:quora/W-y-was-...不過感覺 Sandra 的理由比較牽強(雖然我認同他們拿掉此功能),如果只是信息機制上的問題,通過修改機制即可。答案 6:
如果是真要單獨提問,私信應該足夠了;即使希望公開,邀請回答也可以。一般人也不會拒絕其他人的答案的。總之這項功能的存在確實雞肋了。答案 7:
Direct Question本來的目的是希望一個人可以在另外一個人的profile中直接提問那個人,但這種互動既不如直接私信來的更快捷,也不如普通問題那樣更方便,也更能讓大家一起互動討論問題。最后的結果就是這個Direct Question變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功能。信息機制上并不存在問題,我反倒覺得大家誤解Sandra的意思了。答案 8:
這個就是個雞肋下一篇:在知乎吐槽合適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號店的二維碼購物在上海地鐵已經鋪開了,二維碼相對于條形碼有什么優勢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