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在-領域,聲波通過對講機等無線電設備傳輸時為了保證傳輸速度和聽覺靈敏度刻意把聲波的高幅和低幅部分濾掉,這樣就犧牲了音質,但保證了帶寬和清晰度,在吵雜的戰場上,為了進一步保證信號不會錯誤傳達,刻意將數字等重要信息進行讀音上的修改,比如為了將數字1為了和數字7的發音區分,1讀“妖”,7讀“拐”。另外,2讀“兩”,0讀“洞”,9讀“勾”也是這個原因。答案 2:
這個讀音對應的是“幺”字。答案 3:
革命軍隊里的士兵來自五湖四海,說起話來難免南腔北調。其中“2"的發音最為混亂。我們知道,很多南方士兵,把"2"讀成"ni",或類似的音。為了避免發音混亂,通信兵就用普通話中的"兩"代替"er"的讀音。同樣的道理,南方人發后鼻音也有困難,所以"0"就不能讀做"ling"而讀成"洞"。其實,現在很多地方打-的時候,也喜歡把"餅"讀做"桶"或"洞"。還有,在很多方言里"b""p"不分,"p"是-音,發聲清晰,于是"8"就讀成了"怕"。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漢語韻母的頻率。據研究發現,在漢語韻母中“i"的頻率最低,清晰度最差,跟"a"比,"i"的功率只是"a"的一半,差了至少3 分貝。大家知道,戰場上噪音很大,通信兵如果發“i"對方可能聽不清楚。通信不暢,在生活中尚且會造成許多麻煩,若發生在戰場上,可能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于是大家想出一個好辦法,全面替換"i"音,因漢語里"幺"指小的意思,所以把"1"讀做"幺","7、0"則根據其形狀重新認讀做"拐、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7",由于其聲母"q"發音極不分明,改用"拐",輔音"g"的爆發聲帶來了寶貴的清晰度。同理,"9"也就讀做"狗"了。 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通信技術的限制,這套特殊讀音,也就由-轉為民用。到了今天,信息產業突飛猛進,普通話日漸普及,在民間,數字的特殊讀音也基本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但是,其中的一些發音仍然保存了下來,并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比如“1”在許多的地方我們大家都發音為“幺”。那這到底是什么原因?究竟是國家-規定,還是老百姓約定俗成呢? 經查,國家的-并沒有規定要這樣讀,恰恰相反,按照普通話的有關規范,“1"應當讀做"yi"才對。那為什么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數字讀音跟普通話規定不一致呢? 這里面的原因有兩個,一則,聲母“i"的發音問題依然存在;二則,"1"是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數字。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很多場合下,還是習慣把"1"讀做"幺" 這里就產生了一個很是有趣的現象,全國各地,都把“110"讀成"幺幺零",而不是"依依零";同樣,"911"也不讀"九依依",而讀為“九幺幺”。這也就是"幺幺零"和"九幺幺"的來歷了。答案 4:
查了一下,猜測:幺最原始的意思是"小",參考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俗字作么。——《說文》
幺也可以表示“一”,但是只能單用,不能組成合成數詞,也不能帶量詞,舊時指色子和骨牌中的一點,現在說數字時也用來代替“一”。色子的最“小”面正是1。答案 5:
原音念不響。”幺“可以念老響老響的。答案 6:
這個是方言啦,當然幺也代表最小。答案 7:
我們老家的讀音恰好介于 yi 和yao 之間。讀ye,我估計現在yao的讀法是方言演變的吧。下一篇:發現中國是什么樣的活動?有無介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浪微博收費運營靠譜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