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相當得不靠譜!假設地鐵是一個人來往于辦公室和家庭之間最為快捷的交通方式(公交車擁擠,耗時過長,且具有不確定性;私家車會遭遇堵車),突然有一天地鐵票價提高了,你認為他會怎么想。就像現在油價漲了,大家喊受不了;菜價漲了,大家也喊受不了;那么地鐵票價漲了,他們難道會受得了?地鐵是公共服務類設施,其根本目標就是服務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所有的改造地鐵項目都不得損害該目標。你可以增大高峰時期的發車頻率,可以改變機車的編組數量,還可以改造地鐵站臺的形制,但是如果通過漲價來控制客-就違背了地鐵建設的根本目標。答案 2:
這個想法顯然只考慮到了影響客流的一個因素,但是地鐵客流的影響因素很多,不能用單一變量的方法考慮這個問題。更有甚者,票價并不是影響高峰期客流的決定性因素,只是影響全時段客流的一個輔助因素。影響高峰期客流密度的因素主要是運力。高峰期客流,主要是早晚高峰,主要人群是上下班的人和上下學的學生。以-地鐵1號線為例,這兩種客流占早晚高峰客-的90%以上,這個數量是基本不變的,因為他們往返的目的地是不變的。同時,選擇地鐵出行的上下班工作者和上下學學生一般乘坐距離都不近,如果是近程的話,相信公交車才是更好地交通工具。在這種極其穩定的客流構成的基礎上,票價提高對他們是基本沒有影響的。首先,提高票價不可能超出合理范圍,不然會造成民怨滔天的結果。所以,提高票價在合理范圍內的時候,比如0.5元~1元,上下班人群和上下學學生不會放棄乘坐地鐵的,地鐵內仍然是人擠人人挨人的情況。而非高峰期間,地鐵的乘率甚至不足30%。所以漲價,只能是令地鐵公司多收入一點,政府補助少一點而已。降低高峰期間客流密度的辦法就是提高運力。兩種辦法:1.提高現有線路的運力,如增加單列編組、減小發車密度、改變車廂構造等;2.建設新線路。再以-地鐵1號線為例,乘客的居住地通常是西部石景山區的居住區,工作的地點則是東部的-,地理因素決定了1號線巨大的客流壓力。而1號線西半段建設于50年前,站內結構原始,增加單列編組的可能性顯然不大。另外,1號線的高峰期的發車密度已經是1分30秒,相比其他線路6分鐘的發車密度,已經是極限了。加上1號線的信號系統并非先進的閉塞信號系統,發車間隔不能再減小了。受到隧道結構的影響,容納更多乘客的車廂結構也基本達到了極限,相比十年前DK16~19系列車型的定員110左右,DKZ4以及現在的“斷子絕孫杵”等車型的設計定員已經提至160左右。如果改造站臺和隧道,改造的部分需要停運,代價太大。所以辦法只能是建設平行的新線路。實際上政府也是這樣做的。與1號線基本平行的6號線已經快完工了,全線距離1號線北側2公里左右,橫貫石景山到通州,通車后將極大緩解1號線的壓力。至于成本問題,不能單考慮一公里2億元的資本成本,還要考慮社會收益。地鐵建設是長期投資,一條合理規劃的地鐵線路建成,社會可以受用100年。另外,提高票價雖然低成本,但是也是一時之策,并非長遠受益,還會降低民眾的好感度,不利于社會和諧。新建線路投資可能數十億,但是從長遠角度和社會利益的角度考慮更加實惠。答案 3:
提高-的地價,-的外來人口就少了嗎?結果如何顯而易見。同理可證地鐵客流。答案 4:
必定不靠譜。價格根本不會起到緩解客流的作用,客流大的實質問題根本不在票價,就跟汽油漲價一個道理,汽油漲價了,那些有車的并不會因為汽油漲價了車子就變賣掉不開改坐地鐵公交了,也沒有人會因為米漲價而不吃飯的呀。所以說那些妄圖用漲價來控制地鐵客-的無非是想找個接口漲票價而已。答案 5:
除非地鐵費用上升到跟出租車費用差不多,否則票價提高除了讓老百姓生活成本提高之外,對降低高峰期地鐵客-完全沒有幫助。答案 6:
我感覺用關閉地鐵的空調系統來減少地鐵的客-這個更靠譜一些我對一號線舊車的空調系統意見很大,有關部門敢出點錢改善一下么?答案 7:
當然不靠譜。。。你看上海的地鐵貴的要死,上海人少了么?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答案 8:
非常的不靠譜,除非各個公司調整上班時間。下一篇:一個知名國外網站的 Typo 域名大概值多少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很多網站在顯示 E-il 的時候經常以 # 代替 @ 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