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子午谷奇謀”至今不能斷定確有其事,印象里在《魏略》中記載過。暫且假設是存在的,“用”與“不用“需要從戰略可行性上分析一下:
style="list-style-type: deci-l;">首先,參考之前蜀國的-歷程,在蜀國北伐之前已經有過關羽(襄樊大戰)、劉備(夷陵之戰)兩次冒進導致全軍覆沒,導致蜀國元氣大傷,關羽被俘斬首,劉備郁郁而終。
其次,再看-實力。諸葛亮北伐時蜀國大約有10萬左右的軍隊,去除漢中、成都、白帝城等-要地必須留守的守軍外約有五到六萬的流動性軍隊。魏延需要調用一萬精兵(演義里說是五千),這相當于蜀國機動兵力的20%,幾乎全部的精銳部隊。蜀漢國小民寡,兵員不多,不能不謹慎考慮。而對手”魏“光隆右一線兵力就達到20萬,還不算長安、宛城及后備部隊。
諸葛亮北伐的大方針路線是圖謀在隴右建立基地,穩扎穩打,逐步推進。從蜀漢實際的國力和軍力而言,諸葛亮的北伐方針不能不認為是符合客觀事實的,連對手司馬懿查看過蜀軍營寨后都稱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魏國兵多將廣,良將極多,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有些過于低估了強大的魏國的-實力。長安守軍如果閉關免戰,以逸待勞,后果不堪設想。
假設”兵出子午谷“成功了,結果會是怎樣的。拿兩個三國實際的例子看:其一,曹真率軍兵出子午谷攻蜀,恰逢大雨絕道不能前進,只能退還。其二,鄧艾偷度陰平滅蜀,出發時三萬士兵,等到達目的地時只剩下兩三千士兵,在三國時代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還十分有限。另外,峽谷中行軍是兵家大忌,就算能僥幸走出子午谷,在無供給的情況下,面對的是部署妥當的長安守軍。
另外,閱讀諸葛亮的文章能夠看出,諸葛本人”約己愛民“(甚至掠奪民眾還蜀后不愿被祝賀),對士兵也十分愛惜。作為一個-家-家,蜀國實際的領導者,能夠做到”惜兵慎戰“是很可貴的。
下一篇:在經濟蕭條的時期,是否對許多敏銳的企業又意味著絕佳的機遇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卡扎菲算不算暴君,如算暴君自然當誅,我還同情他什么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