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月亮的小孩》以白化癥患者為紀錄對象,深入-和紀錄他們的生活,片中吳乙峰用帶點「-語」的旁白敘述,有別過去冰冷無感情的政宣片旁白語調
,在-紀錄片史上有著特殊意義,并偶爾現身在影片之中,直接與被攝者進行交談,讓人看到了拍攝者和被攝者之間是如何經過協商建立關系,攝影機與拍攝者或多或少引導、觸發了我們所看到「真實」。
當時擔任電影資料館館長的井迎瑞在《月亮的小孩》發表會中表示:「攝影機跟人的關系,往往是一種強者與弱者的關系;攝影機往往是一個剝削的工具。攝影機長此以往,讓我們不了解什麼叫做人,更不了解什麼叫做尊重。在這部片子里,過去這些印象,都讓這部影片推翻了,人的關系如此密切,如此和諧。」
此片之後采取獨立放映的巡回方式,在全臺放映超過了一百場,遂成為-最知名的紀錄片之一。此片的拍攝理念,以及全景將紀錄片視為社會的一種文化運動的概念,也因此被更多人所認同。《月亮的小孩》在-紀錄片的發展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參考資料 謝潛整理,〈真實的顏色─《月亮的小孩》發表會紀錄〉,《電影欣賞》51期,1991年5月,頁38~47。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