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65年,導演李行改編瓊瑤小說,拍攝電影《婉君表妹》與《啞女情深》,賣座鼎盛,帶動一連串愛情文藝電影的跟拍熱潮,知名的愛情文藝小說,如《感情的債》、《塔里的女人》、《北極風情畫》等,也紛紛成為電影改編的目標。1972年,作曲家劉家昌拍攝《晚秋》、《只要為你活一天》,開啟了愛情文藝片加入流行歌曲做為主題曲的風潮。1973年,李行為-拍攝《彩云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打破票房紀錄。1976年,作家瓊瑤自組巨星電影公司,拍攝《我是一片云》,建立瓊瑤愛情王國的生產線。也讓愛情文藝片成為-電影最重要的類型之一。
-本土的電影演員,如甄珍、林青霞、林鳳嬌、秦祥林、秦漢等無不出身於愛情文藝電影;流行音樂產業的重要歌手,如甄妮、鳳飛飛、劉文正、高凌風等,也都因主唱愛情文藝片的主題曲而聲名大噪。愛情文藝片不僅使-本土電影產業得以穩步經營,也進一步協助開拓海外電影市場。由甄珍、鄧光榮、李行組成的「鐵三角」成為影片行銷海外的保證。林青霞、林鳳嬌、秦祥林、秦漢搭檔的「二林二秦」陣容,更構成了-電影少見的明星經濟。
愛情文藝片提供了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生活遐想的樂趣,一個暫時離開家庭(或加工區)勞動的喘息機會。然而,當教育與經濟能力普遍提升,社會階層差異縮小,愛情文藝片便失去了它的夢幻力量。1983年,瓊瑤電影《昨夜之燈》票房失敗,象徵性地結束了愛情文藝片的熱潮。
中文關鍵字:瓊瑤 , 林青霞 , 二秦二林 , -電影史
英文關鍵字C-iung Yao , Lin C-ing-Hsia , Taiwan Film History
參考資料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文化叢書」128。臺北:時報文化。蔡國榮。1985。《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影圖叢書」11。臺北:電影圖書館。盧非易。1998。《-電影:-、經濟、美學(1949-1994)》。「電影館」81。臺北:遠流。Grant, B. K. ed. 2007. Film Genre: From Iconograp-y to Ideology London . N.Y.: Wallflower.Grant, B. K. ed. 1986. Film Genre Reader. Austin, Texas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盧非易。〈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電影資料庫,「電影論述廣場」。2009年7月13日讀取。cine-.nccu.edu/cine-V2/squareinfo.-tm?MID=10。〈瓊瑤〉。-,「瓊瑤」。2009年7月13日讀取。-/wiki/%E7%93%8A%E7%91%A4。〈林青霞〉。-,「林青霞」。2009年7月13日讀取。-/w/.p-p?title=%E6%9E%97%E9%9D%92%E9%9C%9E&variant=z--tw。〈李行〉。-,「李行」。2009年7月13日讀取。-/w/.p-p?title=%E6%9D%8E%E8%A1%8C&variant=z--tw。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