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每天不吵鬧除了吃就是睡,媽媽夸他乖,5個月后得知原因心碎
分類: 問答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208
“這幾天楊楊的頭已經可以自己立起來了,每天清醒的時間已經有4個多小時了,醫生說只要堅持治療,楊楊會恢復得越來越好。”提起兒子的進步,媽媽憔悴的面龐第一次泛出了笑容。自從楊楊患重病以來,每天都處在昏睡之中,清醒的時間只有1小時,媽媽幾乎日夜不睡地守在病床邊。也正是她的堅持換來了最珍貴的禮物,如今楊楊恢復得越來越好,媽媽終于看到了希望。圖為媽媽陪楊楊做治療。 楊楊一家來自云南威信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往日里和丈夫靠四處奔波打工為生。2020年10月,預產期還沒到,楊楊媽媽突然羊水破了,去醫院生產時又遭遇了難產,最后臨時改剖腹產才生下了兒子楊楊。楊楊剛出生因為缺氧被送去搶救,同時還查出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如果以后無法自愈的話就要接受心臟手術。圖為媽媽為楊楊病情發愁。 好在經過治療,楊楊順利出院。此后爸爸開始照常外出打工,媽媽則在家里照顧楊楊。時間一天天過去,媽媽發現楊楊特別乖巧,不僅很少哭鬧,而且一天中幾乎都在睡覺,根本不用多操心。“楊楊整天除了吃就是睡,特別好哄。”楊楊媽媽用炫耀的語氣跟村里人說道。但楊楊媽媽卻沒想到,自己此時的慶幸,會成為日后扎進自己心里的一把尖刀,讓她痛不欲生。圖為醫生給陽陽做治療。 在楊楊5個月大的時候,當時在睡夢中的他突然開始全身抽搐,臉色也變得青紫,媽媽嚇壞了,抱起兒子就趕忙來到了醫院。當地醫院沒有查出病因,媽媽又借錢帶著楊楊來到了廣州的一家醫院,經過檢查,楊楊被診斷為腦癱和癲癇。圖為媽媽給楊楊做按摩。 楊楊媽媽這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為的兒子聽話好哄,竟然是腦癱的癥狀。“要是我早點感覺到不對勁,早點帶他來治療就好了,是我的無知害了孩子啊。”楊楊媽媽痛哭流涕。醫生告訴楊楊媽媽,楊楊的病情可以通過頸動脈手術改善供血進行治療,不然他以后可能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更不會自理,智力也會受影響。 可楊楊病情嚴重復雜,需要進行兩次手術,至少需要幾十萬的費用。看著在懷里昏睡的兒子,媽媽沒有猶豫,她將家里能換成錢的東西都賣了,又挨個給親戚朋友打電話,最終東拼西湊為楊楊籌夠了錢,為他做了手術。圖為醫院里的母子倆。 此前楊楊每天基本只能清醒1個多小時,這次手術后昏睡的時間明顯減少了,手腳也從原來的僵直變得柔軟不少。媽媽看著兒子的好轉開心不已,但是很快新的難題就出現了。手術之后借來的錢都花完了,已經沒辦法繼續做康復治療了。最終走投無路的媽媽只能帶著楊楊回了老家,想辦法籌錢再給他做治療。 此時已經6個月大的楊楊每天清醒的時間已經有4個小時。楊楊媽媽就每天趁著楊楊清醒地不停地和兒子說話,想用聲音的刺激讓他能清醒得時間長一點。可是這對楊楊并不奏效,他甚至喝奶的時候來不及咽下去就直接睡過去了。因為楊楊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睡過去,而且會時不時地癲癇發作,媽媽只能寸步不離地守著他,一刻也不敢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圖為醫生給楊楊做治療。 由于得不到正規的治療,楊楊病情一直沒有什么改善,到2歲脖子還是軟軟的,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家里已經是家徒四壁了,丈夫雖然在外拼命打零工掙錢,但是微薄的工資連維持楊楊每天的藥費都勉強,更別提送他去醫院了。楊楊媽媽看著病情越來越嚴重的兒子,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能救他。圖為媽媽抱著楊楊去醫院。 直到2022年1月,楊楊媽媽了解到昭通有一家醫院做康復治療有補助政策,楊楊終于得到了再次治療的機會。經過專業的康復治療,楊楊的病情終于有了好轉,不僅頭能立住了,每天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這讓楊楊媽媽看到了希望。在媽媽心中,就算自己是為了省錢每日只吃冷硬的干餅、喝白開水也值得。圖為媽媽看孩子的CT片。 可是高興之余,孩子的治療費成了楊楊一家最大的難題。“我看著兒子越來越好,心里的希望也越來越大,我最大的期盼就是他什么時候能叫我一聲媽媽。”楊楊媽媽哽咽著說道,“現在他的病情剛有點起色,我實在沒辦法像之前一樣放棄。可是我要怎么做才能讓楊楊的治療繼續下去呢?我真的沒有辦法了。”圖為媽媽不知道孩子后續的治療費在哪里。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