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張學良是近代史上意識形態油彩相當重的人物,國共兩黨分別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他描成白臉或紅臉。我讀過的書中,把張還原的比較好的是北大楊奎松教授的《西安事變新探:張學良與-關系之謎》(先在-出版,后經“技術處理”后06年在-出版)。僅就-才能來說,根據楊教授的書(引用了國共雙方的大量原始檔案):(1)東北軍的組織和訓練非常渙散;(2)東北軍在對外、對內作戰中表現出的戰斗力很弱;(3)張本人缺乏軍人拼死一戰的勇氣;(3)張本人在戰略上一再誤判。可見,張“少帥”并不算合格的-將帥。如果對張學良感興趣,推薦聽聽楊教授的一個講座錄音“-與西安事變的關系問題”uzone.univs.cn/news2_20...答案 2:
東北陸軍講武堂讀過一年,然后就進部隊了答案 3:
張少帥的地位在當時相當于國家軍委副-兼中央-局-,被蔣視為最有才華的接班人。1929年以前擁有中國裝備最精的陸軍40萬,最強的海軍21艦3.22萬噸,最強的空軍戰機200架。1929年為報父仇,改弦易幟,通電擁蔣,率軍20萬-調停中原大戰,并收編馮玉祥部隊。(不明白為什么我們總愛提八年抗戰,按當時國際社會的報道,張作霖是中華-的最高元首,從張學良之觀點來看,與-人的國仇家恨自1928年皇姑屯事件始,持續了17年。故在貴陽麒麟洞手書“雪恨”)。1929年東北軍為奪回經濟命脈,血性方剛的少帥與蘇聯加侖元帥血戰中東路,并引起霸占南滿鐵路的關東軍之警惕。1931年918事變之后,出于擴大日俄沖突的戰略共識,張學良獨負“不抵抗”罪名,未與蔣溝通,逐步退守關內。但蘇俄老謀深算,寧肯放棄東北利益,也絕不與日軍發生正面沖突,只安排東北抗聯做敵后游擊。至移師西北之前,東北軍半數玉碎于-戰爭,20萬東北軍承擔圍剿紅軍的任務(CP在中東路事件中曾不遺余力地幫蘇俄打中國,視為左傾錯誤),主戰主和各方沖突不斷。關鍵時刻,張學良為平息內訌,打回東北,與蔣文諫不成至兵諫。及至繳獲蔣日記,方悉知持久戰之大國策。此后,張獨自退出歷史舞臺,東北軍主力陸續并入八路軍,并成為解放東北的主力部隊,也就是四野的有生力量。一個有機會也有能力成為國家元首的人,為了祖國,犧牲了個人功名利祿,何罪之有,功莫大哉!下一篇:向日葵和海螺,會展現出黃金分割個斐波那契數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