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諸葛亮隆中躬耕時候,就將曹操視為死敵,這是他極力支持劉備對抗曹操的根本原因。輔佐劉備不是因為劉備姓劉,經(jīng)歷了夏、商、周、秦、漢歷代更替的諸葛亮,當然知道天下不一姓,唯有德者居之的道理。那么,諸葛亮仇視曹操的原因又是什么?
3 個答案答案 1:
春秋時候,齊景公在位當國,田開疆率師征服徐國,有拓疆開邊強齊之功;古冶子有斬黿救主之功;由田開疆推薦的公孫接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結(jié)為兄弟,自號為“齊國三杰”。齊景公為獎其功勞,嘉賜“五乘之賓”的榮譽。
一天,魯齊結(jié)好,齊景公宴請魯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奏請開園取金桃為兩國結(jié)盟祝賀。齊景公準奏,晏子引園吏親自監(jiān)摘。摘得六個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氣撲鼻”。依禮,齊魯二國君各享一個,齊魯二國相各享一個。盤中尚剩兩個,晏子奏請賞給臣下功高勞重之人,以彰顯其賢能。齊景公讓諸臣自我薦功,由晏子評功賜桃。
公孫接和古冶子各自敘說救主之功。二人一自薦,晏子就高度肯定,即刻將兩桃賜給他們。接著,田開疆以開疆拓邊之功自薦。晏子評定田開疆功勞最大,但桃已賜完,表示只能等到來年桃熟,再行獎賞。齊景公說他自薦過遲,已沒有桃子來表彰其大功,只能深表遺憾。田開疆以沒有得金桃為恥辱,氣憤中揮劍自殺。古冶子和公孫接相繼因功小食桃而感到慚愧,也自殺身亡,晏嬰用兩個桃子除掉了三人。晏嬰當然是蓄意的,之所以要這樣做,是考慮到這三人有曠世勇力,但又狂驕桀驁,缺乏自制,屬于自我規(guī)定性不足的狂士。一旦作惡,無人能加以制約,這才設(shè)下借桃殺人的計策,為國家提前除害。這與諸葛亮說劉封剛猛,劉備身后無人能制,所以勸劉備提前將其殺掉是一個道理。
諸葛玄被殺時,諸葛亮只有十五歲,又身居僻遠的南昌,無法窺視高層-斗爭的黑幕,不可能知道叔父的職任屬于僭越,更對叔父懷著崇高的敬意。叔父的被殺對他的-太大,血案與田開疆等有三點相似之處:一是豫章太守只有一職,在不知就里的諸葛亮眼里,被任命的卻是兩人,先是叔父諸葛玄,繼而又改派朱皓——與二桃三士類似;二是當時的東漢王朝,其實是曹操左右著政權(quán),豫章太守的任命權(quán)操縱在曹操手中;分配金桃掌握在晏嬰手中——曹操與晏嬰類似,晏嬰二桃殺三士,曹操挑起兩位豫章太守的搏斗廝殺,是-叔父的真兇謀主;三是《梁父吟》認為,田開疆三人是“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的人物,在諸葛亮眼中,叔父諸葛玄更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全才——才能堪比。叔父被殺像夢魘一樣壓在諸葛亮心頭揮之不去,激憤中,借《梁父吟》宣泄胸中塊壘就成為必然。要沒有這一原因,以諸葛亮的才智教養(yǎng),不會“好為《梁父吟》”的。從這里,人們似乎能看到諸葛亮一生將曹魏視為仇敵的一部分原因。
答案 2:
也不算什么仇恨,因為是兩個陣營,他的主子是劉備
答案 3:
因為他選擇了陣營當年他沒有選擇投靠曹操。他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但現(xiàn)實是很殘酷的!
下一篇:秦國何以能夠橫掃六國,統(tǒng)一天下,在戰(zhàn)爭上有什么比六國更先進的地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二戰(zhàn)時,-為何不敢侵略澳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