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我直接舉個例子吧,今天網上有則消息:格林斯潘稱“美可隨時印-還債”。我懷疑這是則假消息,因此立即Google之,在環球網上見到了該文章。本人一貫鄙視環球網,所以更加不信了。不過環球網稱消息來源于“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CNBC)”,于是我繼續Google關鍵字“CNBC Greenspan”,找到此文:cnbc/id/440516... (No C-ance of Default, US Can Print Money: Greenspan),再查發文時間、發布方式,加上本人對CNBC的信任,最終判斷此事屬實,環球網這回不是忽悠人。----------------------------------補充:關于我為什么鄙視環球網、為什么信任CNBC,補充一些我所習慣的信任原則:* 官方來源(如官方網站)比非官方來源更可信* 正式媒體比博客、論壇更可信* 歐美媒體比中國媒體更可信* 過多使用不客觀語氣詞的媒體(如環球)更不可信* 大媒體(如BBC、NHK之類)比小報更可信* 影像資料比文字資料更可信* 專業文獻比普通媒體更可信* 專業文獻比百科全書更可信* 原始材料比總結材料更可信* -比-百科、互動百科更可信* 有更多可供查證來源的消息比單一來源的消息更可信* 公認的專家(非磚家)意見比業余愛好者的意見更可信* 原作比譯文更可信* (在歐美)中立機構的鑒定比當事人的說法更可信* (在中國)如果是非-內容,政府更可信;如果是-內容,屁民更可信(不過-內容好像無限大于非-內容啊)……當然,以上的原則也只是多數情況下適用,并非絕對守則,還得結合情境來判斷。答案 2:
很有意思的問題,我說下個人的方法吧,通常娛樂性新聞不太關注,只是一笑而過。對于比較關注的話題,大體上會按照以下的流程來判斷>首先判斷信息源是否可靠,是為熟悉的朋友,信任的專家(現在專家這個名詞還真難劃定了),可信的介質,可靠的站點,是否已經過多次傳遞而產生了衰減
然后判斷是否經過時間的檢驗,是否失去了時效性,期間是否有干系人的其他意見
再判斷一些直觀上的感覺:格式錯誤是否較少,是否含有廣告內容,是否存在較大的偏倚感
最后是細讀信息時,考慮論題和結論,歧義詞語、價值觀上的沖突、假設的可靠性、推理中是否有謬論、數據的角度與統計方式是否有問題、是否有遺漏或隱瞞等內容。大體上是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
下一篇:EA Digital Illusions CE (DICE)工作室的規模和現狀如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樣的妹子可能會喜歡有自閉傾向的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