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有 iTunes 的一個小錯,至少在 iTunes 10.4 里能看見。左邊欄里點擊「隱藏」把某個分組隱藏之后,「隱藏」按鈕就變成了「節目」。「節目」?!原文是「S-ow」。不顧上下文。- - -然后就是一系列復雜的系統性錯誤了,一言兩語說不清:輸入源中涉及的南亞語言/文字的中譯名 bug(「錯譯」(英語原文)——「當譯」):「梵文」(Devanagari)——「天城文」;(「梵文」指梵語的文本,它的書寫系統常用天城文,于是許多人誤以為天城文就是梵文。因為 OS X 很早就支持天城文輸入,這個 bug 很早就有了。)
「埃納德文」(Kannada)——常用譯名「坎納達文」或「卡納達文」;(這個「埃」字很有可能是誤看「坎」字而形成的低級錯誤。)
「奧里雅文」(Oriya)——「奧里亞文」可能更常用一些;
「馬拉雅拉姆文」(Malayalam)與「馬來雅拉姆文—標準鍵盤」(Malayalam -QWERTY)——「馬拉雅拉姆文」與「馬拉雅拉姆文—標準鍵盤」;(譯名不統一。)
「旁遮普文」(Gurmuk-i)——「古木基文」;(這完全是自作聰明地亂譯,和「天城文」的翻譯錯誤類似。)
「古吉拉特文」(Gujarati)、「孟加拉文」(Bangla)、「-文」(Nepali)、「泰盧固文」(Telugu)、「泰米爾文」(Tamil)沒有什么問題。但這里說「沒什么問題」其實是在遵循 OS X 簡體中文本地化習慣的前提上——可是,這個習慣有問題,翻譯語言、文字、書寫系統時的措詞不當,這種措詞不當遇到紛繁復雜的南亞語言、文字、書寫系統時就凸現出來了。在南亞領域就這么多錯,不知道中東的那些輸入源名稱譯法是否正確。蘋果的本地化團隊缺語言學顧問。我們平常往往認為「漢語」和「中文」幾乎是通用的措詞,「英語」和「英文」、「法語」和「法文」、「日語」和「日文」也被視作通用的措詞,這問題不大,因為這些語言的「語言」、「文字」和「書寫系統」三方面是「三位一體」的。我們頂多把「文字」挑出來單獨說(「漢字」、「拉丁字母」)——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許多語言的書寫系統都共用拉丁字母——卻不必區分「語言」和「書寫系統」,但我們總不能說「漢字」就是「-話文字」或者「Latin alp-abet」就是「Englis- (script)」。所以,既然「印地語」、「梵語」、「馬拉提語」、「-語」等語言都有使用「天城文(Devanagari)」的書寫系統,我們不能把「Devanagari」譯為「梵文」。遇到一種語言有使用多種文字的多個書寫系統時,麻煩就更大了。「旁遮普語」常用「古木基文」和「S-a-muk-ī script(一種波斯—-字母系統)」兩種文字書寫,也就有兩個常用書寫系統,當然不能把「古木基文」譯作「旁遮普文(旁遮普語的文字)」。又比如「克什米爾語」可以用「波斯—-字母」、「天城文」和「夏拉達文」三個書寫系統。蘋果的本地化團隊不明白語言(language)、書寫系統(writing system)和文字(script)這三者有什么區別,于是也就無-確翻譯模糊的英語措詞(英語常常只寫出專有的語言文字形容詞,卻不寫清是語言、書寫系統還是文字)。比如,「Australian」是「澳大利亞語」嗎(這是 Lion 的另一個翻譯 bug)?不是,僅僅是為澳大利亞用戶優化的 QWERTY 鍵盤而已,主要用于英語(英語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所以翻譯為「澳大利亞」就好。用「某某文」倒不一定像「天城文」一樣指的是文字(script),它可以指書寫系統,比如「英文」實際上是「英語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法文」指的是「法語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日文指的是「日語的平假名、片假名、漢字混合書寫系統」這樣一個由三種文字混合而成的書寫系統。這些書寫系統都是各個語言默認的,占絕對優勢的,所以沒必要細說。但當你說「梵文」的時候你說的是「梵語的悉曇文書寫系統」、「梵語的藏文書寫系統」、「梵語的天城文書寫系統」……還是「梵語的 IAST 拉丁轉寫書寫系統」?「梵文」這個詞在這種環境下是無意義的。當然,「Devanagari」本來就不該譯成「梵文」。另外,以「梵文—標準鍵盤」(Devanagari - QWERTY)為例,我們已經說過「梵文」是錯譯,那么「標準鍵盤」譯得合適嗎?為什么就不能保留「QWERTY」呢?在多語言輸入法的混亂領域,誰知道你說的「標準」是什么標準。OS X 不僅在輸入源的譯名上會出現大量翻譯問題,在另一個地方——字體元數據,更是有著數不清的胡亂翻譯。@熊成 發現的「涼山規范彝文」問題就是其中之一。Arial Unicode MS 支持的語言是這樣的:世界文, 中文, 丹麥文, 烏克蘭文, 烏茲別克文, 烏爾都文, 俄文, 保加利亞文, 克羅地亞文, 冰島文, 凱爾特文, 剛卡尼文, 加利西亞文, 加泰羅尼亞文, 匈牙利文, 南非荷蘭文, 印地文, 印度尼西亞文, 古加拉提文, 哈薩克文, 土耳其文, 塞爾維亞文, 夏威夷文, 奧洛莫文, 威爾士文, -文, 巴斯克文, 希伯來文, 希臘文, 德文, 意大利文, 拉脫維亞文, 挪威博克馬爾文, 挪威尼諾斯克文, 捷克文, 斯洛伐克文, 斯洛文尼亞文, 斯瓦希里文, 旁遮普文, 日文, 格陵蘭文, 法文, 法羅文, 波蘭文, 泰盧固文, 泰文, 泰米爾文, 愛爾蘭文, 愛沙尼亞文, 瑞典文, 瑞士德文, 白俄羅斯文, 祖魯文, 立陶宛文, 索馬里文, 芬蘭文, 英文, 荷蘭文, 葡萄牙文, 西班牙文, 豪撒文, 越南文, 阿塞拜疆文, 阿爾巴尼亞文, -文, 阿薩姆文, 韓文, 馬其頓文, 馬恩島文, 馬拉地文, 馬來亞拉姆文, 馬來文, 馬耳他文除去其中一堆亂譯不提,非得死腦筋地寫「某某文」我也忍了,因為大多還是能指代某語言的書寫系統,但當你說「-文」時你說的到底是什么?「-語的波斯—-字母書寫系統」嗎?還是「波斯—-字母」的所有變種?用戶得看到列表中同時有「烏爾都文」或「波斯文」等其它使用波斯—-字母的書寫系統才能判斷這個「-文」指的只是該字體支持波斯—-字母的用于-語的子集。所以這種展示字體能力的「Languages」列表,其實都應該寫「某某語」,表示「某某語書寫系統」。答案 2:
從beta 開始一直都沒有改過來的bug:字體冊中Unicode 支持的「涼山規范彝文」都被顯示成「四川話」,進而和「中文」、「中文(簡體中文)」排列在一起,十分喜感。我已經提交過這個bug,原文在此:Error of translation of "Sic-uan Yi" in font book.app06-Apr-2011 08:27 AM C-eng XIONG:Sum-ry: An error occurs in t-e translation of "Sic-uan Yi" under t-e C-inese and Japanese vision of font book.app .Steps to Reproduce: open font book.app in C-inese(bot-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vision) or Japanese system environment, click on any font t-at supports Sic-uan Yi c-aracters(e.g STHeiti), view t-e supprted languages in its properties.Expected Results: 四川彝語Actual Results: 四川話Regression: font book.app in OS ot-er t-an Lion, for Sic-uan Yi is a novel unicode feature supported by Mac OS only from version 10.7Notes: "四川彝語" is t-e mot-er tongue of Yi(a minority e-nic group) people living in Sic-uan Province w-ile "四川話" are understood to be a dialect of C-inese spoken by dwellers of Sic-uan Province.06-Apr-2011 10:51 PM C-eng XIONG:an update: a better translation of "Sic-uan Yi" would be "涼山規范彝文", w-ic- is t-e only subset of Yi c-aracters (t-e collection of t-e writing systems of various dialects of Yi language) supported as an unicode feature.答案 3:
蘋果的本地化做的還是比較好的,至少比微軟好,微軟的芒果手機操作系統,號稱是革命性的更新,其實只不過是增加了對多語言的支持,可以顯示和輸入多語言,我被雷到了,蘋果手機第一版好像就支持多語言的,我承認我喜歡蘋果,但我同樣很理智,哈哈。好像跟你的問題沒什么關系哦,不好意思。下一篇:光明會真的存在嗎?在-它是怎么樣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Google+ 社交游戲前景如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