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感謝邀請!
我認為大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系統學習所學學科的理論知識,如果有可能盡量參加社會實踐,把所學理論應用到實踐,這樣的理論實踐如能結合是大學生的福氣。
大學應該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造力的地方,如果能夠“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結合,那么這種實踐能力提高之后一定讓大學生終身受益。
大學生應在大學期間應以系統的知識學習和學習方法養成作為重點,學習和社會實踐并不矛盾。只是系統學習知識是大學生之本業,社會實踐是為系統學習知識服務的;不能反過來,反過來的以社會實踐為主,知識學習為輔的大學教育,在-期間曾經實驗過,耽誤了一代青年,不堪回首。
答案 2:
感謝邀請,我不太同意亞民哥的說法。我們不能因為十年WG期間的失誤就否定社會實踐的重要。孔子提倡游學。就是在游歷中學習,是一種非常高度結合的學習與實踐,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就論述過這個問題很多次: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為要避去瞎做、瞎學、瞎教所以提出在“勞力上勞心”以期理論與實踐之統一。“社會即學校”這一原則要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即知即傳”這一原則要把學問從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源頭上去追求真理。工學團或集體主義之自我教育是在團體生活里爭取自覺之進步。“教育是-解放、大眾解放、人類解放之武器”,這種教育觀是把教育從游戲場、陳列室解放出來輸送到戰場上去。陶行知《談生活教育》1939年12月
說明,在中國歷史上有過非常豐富和成效顯著的注重社會實踐的教學事例。而且從他們的學生來看,收效是比較看好的。說明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同等重要,不應該有所偏頗,不應該的意思是,不能以其中某一項為重。而應該均衡發展。WG時期是側重了實踐,現在是側重了理論,都是不正確的。
此外,問題中有概念模糊的問題,學習是一個大范疇的概念,社會實踐也是學習,鍛煉能力更是學習,只有理論學習和在實踐中學習的差別。
不妥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答案 3:
題目的三個表述可以兼容,并行不悖
答案 4:
關于學習和實踐的關系,汪亞民老師分析的非常好,這里就不班門弄斧了。
這里談一下大學的學習。由于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都是老師教什么,自己學什么,老師不教,自己也不知道該學什么。這在中國大學生中非常普遍,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后突然不會學習了。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等到考試前一周突擊背誦一下,拿到學分就萬事大吉。這是一種對自己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大學生活對很多人來說走向社會的最后一個系統學習的階段。以后很難有這么好的時間、精力、資源來學習了。
大學生不能拘泥于課堂,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以后打算從事這個專業,在學習的時候就要全面的了解這個專業。學會學習,學習不是學生時代結束就結束了,而是要活到老學到老。保持一個良好學習的習慣。學習專業知識,并通過社會實踐,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這是一個科學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答案 5:
這里汪亞明說的是大學教育(國家)的宗旨,文水說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總的看來還是汪看得遠啊~~不過,如果私下交流的話,文水的話應該更貼心~~我大學畢業不久,深深感覺現在的大學生從思維能力到心理調整都明顯有待提高,這些都是機械化教育的惡果。這些往往我都能從同學玩游戲的過程中看出不少問題,對于規則的理解以及技巧的運用很糟糕,本來一個能夠很好鍛煉自身能力的方式,卻經常成為不少同學發泄內心情感的手段……所以,再談學習什么理論,我真的覺得對他們而言還不到時機,不過中國現狀估計是不會等他們了……話說回來,現在中國大學的教育定位到底是什么?教育部的初衷是什么?
下一篇:中國人在打電話的時候聲音總是那么大?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進化理論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