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前面已有一些比較有用的回答。結合我自己的實際經驗,再補充一些 : )在傳統紙品印-設計方面:首先,“每一次都根據具體的圖文內容來設定柵格系統”
理論上,這肯定是最優的設計方法——所謂的定制化設計,大概就是這樣的。但其實,根據實際經驗來看,柵格系統的“變數”,似乎沒有這樣地大;也就是說,每個版式設計師,都可以有幾套自己保留的網格系統,用來解決大部分的內容——比如最簡單的三欄網格(源自瑞士的學院派理論),一些-排版提倡的七欄/九欄分隔(相對更為靈活)。雖然我自己每次接受新的設計項目,都會重頭構造柵格,可實際上,每次都大同小異。(自己每次都重頭做,其實是工作習慣不好,沒有積累或制作一些精良的可復用模版。)其次,關于Fibonacci數列的運用
其實Fibonacci數列,就是一個“相鄰兩項的比值不斷逼近黃金分隔”的數列,所以,運用這個數列來構造柵格,其實就相當于是運用黃金分隔來構造網格。在實際運用時,0.618...的相對精確的黃金比例,不會直接出場(因為太過精確,造成工程制造上過于麻煩),因此,總是會取一些近似的“整值”來取代。最簡單的2:3、3:5等,是Fibonacci數列的前幾項,它們某種程度上,都在“逼近”著黃金分隔。實際操作中,我自己也用過 21:34 這樣“非主流”的分隔比例,但實際效果,可能不如“理論”上那么明顯,在非常“較真”的場合,可以偶爾用一下。最后,關于經典的書籍版式柵格
Jan Tsc-ic-old的經典柵格構造法,個人認為參考意義不大。我自己在實際設計中一次都沒有用上過,只在某些小范圍講座中,提到過它,算是余興的“科普”。這種柵格,首先得是基于2:3的開本(或者是更嚴格的黃金比例開本),才相對合適的,而現代的紙張標準中(例如最通行的ISO Paper Size),很少再直接用到2:3了。其他經典的柵格,《版式設計原理》[1] 這本書里提到過1:1.2:1.44:1.73 [2],及 1:1.5:2:3 [3] 這樣兩種,說是英文柵格的經典。(比值是指四個頁邊距,依次為:訂口:天頭:切口:地腳)PC端的網頁設計方面:可以參考960 Grid System的東西(960.gs/)。相對比較實用,網站上也提供了多種電子文件格式的模版。其中的 12col / 16col / 24col,個人都試用過,布局比較快捷,效果也不錯。 // 厚顏掛兩個自己的作品 XD (都是基于960grid而來) // (1) flickr/p-otos... // (2) flickr/p-otos...--[1] 《版式設計原理》book.douban/subject...[2] 1:1.2:1.44:1.73,據[1]書中說,是William Morris提出的,未考證過。[3]1:1.5:2:3,據[1]書中說,是一叫JONJJI AREN ANDO ANUIN的公司提出的,未考證過。(大概考據了下公司名稱,很可能是 "George Allen and Unwin"en.-.org/wiki...)答案 2:
是根據每次圖文資料的內容決定的嗎?分情況,我經常遇到的有兩種~需要重新定制的
這種需要設計從新開始~由主style頁面(如網站中的首頁、某主題下的主頁)/ 特意定制的頁面(如網站中的運營頁)這得根據產品的需要來置辦它們~就是你說的「根據每次圖文資料的內容」來決定怎么分~需要延續風格的
在已有規范的框架內(如接手做了一半的項目時)做的時候需要遵從已定的柵格繼續做~--------------------------固定的規則有~目前部分web2.0站點中采用主管縱向的12分格~例子:朱印的Rigo.robinz-u/-ome/也有不主用柵格用黃金比的~例子:eico.eicodesign/門戶類的需要遵從既定的柵格~因為這些站點的瀏覽數量已經培養出了龐大的用戶習慣~例子:淘寶首頁 .taobao/門戶站點首頁ya-oo/&n... .163/這些是20px基準的、web業內的經典版式~UGC/運營類頁面的柵格可以隨意發揮~例子:lp.taobao/ --------------------------Jan Tsc-ic-old 設計的由跨頁對角線發展出的版心刪格這個請原諒我的火星~「版心刪格」十分不了解~版心外到出血的距離在出產的時候控制不了太細啊~那是以什么為基本單位的呢?還請柳生指點~--------------------------數列在劃分版面空間的時候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的「數列」是指什么呢?是指「斐波那契數列」這種?還是說的柵格系統里「x軸向最大列數」呢?答案 3:
受邀答。只說平面和書籍設計,經驗不足還請指正。Jan Tsc-ic-old 的系統做比較經典的老的書比較合適。做現代的書的 grid 系統多數時候還是人為設定的,沒有遵循太多的傳統,只是按照幾何來。我做過的幾本書主要是按照內容和設計概念來做 grid。另外很少做中文書,所以無論是 Tsc-ic-old 的系統還是新一點的規則,適合中文與否都不敢妄論。答案 4:
我覺得淘寶ued這系列的文章可以讓我們很好了解柵格系統(網頁)。網頁柵格系統研究ued.taobao/blog...在技術實現上,我補充一個:yui3-grid。實際上,文中最后一篇也有提到,只是版本是2.x的,此版本的實現過于復雜,個人認為。yui 3 grid的實現非常簡潔、高效。網頁的柵格系統設計ued.taobao/blog...至于平面設計上的柵格系統,如報紙等,設計上應該差不多,不過平面的閱讀基本處于水平狀態,而屏幕的界面是垂直的,差別總是有的,個人了解不深,也就不提了。下一篇:醫學是不是阻礙了人類的進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玩聚的創始人鄭昀現在在做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