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世博園規劃設計主旨是把“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主題”貫穿在一起。
最突出的亮點有三處,分別為花橋、橢圓運河、植物走廊。花橋,是在黃浦江上建一座供行人行走的橋,橋面種植不同種類花卉,它將成為世博會的標志性構筑物。橢圓運河作為世博會展館的區域劃分線,運河范圍內是世博會的主要展館,范圍外還有不少的輔助展館;沿運河還布置多座碼頭,河上船只可以往來,與黃浦江水上旅游線共同構成世博會地區的水上交通系統。植物走廊為各種各樣綠色植物所覆蓋,與黃浦江江面呈垂直方向延伸至城市腹地,是行人通向展區及黃浦江岸邊的生態綠色廊道。主要規劃內容
在上海黃浦江兩岸的5.4平方公里世博園區內,世博園5大場館群分別為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群。獨立館的建筑群將集中在黃浦江邊,每棟建筑由一個國家出資建設,用于展示該國的科技成果;聯合館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將由一些國家聯合建造;企業館建筑群將成為國際參展商參展場所。生態規劃
世博園場景構筑根據行為主體的不同分為三大類:動態,互動,靜態。動態場景以人為主動體,環境為被動體,人的活動為場景構筑的中心內容。靜態場景以環境為主動體,人為被動體,環境要素的展示為場景構筑的中心內容。空間框架由“一環、兩園、五帶和多點”組成。即以“生態意識環”,“世博增綠園”和“生態教育園”為主的空間特色。一軸四館是指:世博軸、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
因為世博軸從空中平臺和地下聯通中國館、主題館群、世博中心、演藝中心這4個世博園區最重要的建筑,因而上海世博會將這5項建筑合稱“四館”。世博軸是世博園區空間景觀和人流交通的主軸線,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入口和主軸線,地下地上各兩層,為半敞開式建筑。世博中心在世博會期間將成為世博會運營指揮中心、慶典會議中心、新聞中心、論壇活動中心等,成為上海世博會運營管理的主要工作場所。主題館在世博會期間將承擔演繹、展示主題的重任,著重反映當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長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個有機系統之間的關聯和互動,揭示創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關鍵所在。中國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并體現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設計思想。世博演藝中心作為上海世博會最重要的永久性場館之一,在世博會期間將承擔各類大型演出和活動,滿足世博會大型文藝演出需求。補充園內保留歷史建筑和工業遺產建筑:
在世博園區紅線規劃范圍內,除建大量新式建筑外,近20%的老建筑將予以保護保留。令海內外最為關心的江南造船廠,將在世博會后再度“變身”,改建成中國近代工業博物館群,作為上海城市的一個新亮點,被永久保留。世博園規劃設計還包括容納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的國際獨立展館區,5個可以容納40-50個國家參展的聯合展館,容納40個國家企業參展的企業展館區以及四、五個主題館。并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并規劃有4-5座城市實驗區,設想城市未來的發展模式。此外還規劃有一個大型會議中心,供展覽會舉行期間使用。注意世博會后“一軸四館”將作為永久保證的建筑。相關視頻上海世博園園區規劃和世博軸:參考網站東方之旅:規劃中的世博園騰訊網:一軸四館下一篇:上海世博會沙特阿拉伯館為什么不建一個石油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海世博會佛得角館的主題和方案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