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湖南館的主題:都市桃花源。展館設計外觀采用雙“魔比思環”扣造型,通過一個3D高清數碼立體影院和自然桃花源、人文桃花源、理想桃花源三個方面內容的展示,體現“天人合一、返璞歸真、和諧自然”的中國理想城市意境,演繹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宏大創舉,向世界推出極自然又現代、極人文又原始的新型生態都市的構想。
上海世博會湖南館設計方案:湖南館分為三個展區:第一展區為師法自然區,第二展區為湖湘印象走廊區,第三展區為暢想空間區。
走進師法自然區,游客仿佛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通過水簾入口,腳下溪流引領游人向前;通過水月洞天,“緣溪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溪流中“魚翔潛底,水波蕩漾,萬類霜天競自由”,參觀客一舉手,一投足,水波蕩漾,近距離的互動,立即拉進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邁進湖湘印象走廊區,歷史變成了畫卷——蔡倫的紙翻開了人類的一部長卷,懷素的墨定格了永恒的流動之美,周敦頤的思品著一池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沈從文筆下《邊城》的水,賀綠汀的《牧童短笛》,齊白石的信手拈來,都體現著湖南對人文生態城市的探索和生活城市的追求。 走進暢想空間區,游客可以通過電子壁畫等多媒體現代手段將現場創意涂鴉和互動展示融為一體。觀眾通過手中的科技畫筆或者短信發送的形式,將作品實時地投射到12米寬的電子壁畫上,而畫面將不斷地變換,并升入穹頂,展現人們對于未來城市的無盡想象…… 湖北館的設計在展館的主入口處,一塊自然古樸的大石頭立于走道旁,上面書寫著“桃花源里”幾個大字。這并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大石的背后嵌有多媒體屏幕,向參觀者講述的正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在湘籍音樂家譚盾代表作《交響曲1997:天、地、人》的背景音樂中,參觀者悠然步入展館。整個場館被蔥郁的綠色植被包裹,掩映于竹林碧水之間。建筑的主要結構采用湖湘風情濃烈的生態材料——竹和紙,使用后可化為泥,非常環保。在都市桃花源,水聲潺潺、竹香陣陣、鳥鳴啾啾,以身感應,用心體驗,觀眾仿佛置身于綠色的氧吧之中,生活在一個會呼吸、有生命的未來城市里,充分詮釋出人、城市、自然完美融合的湖南館主題理念。
來到觀賞區域,這里隨意放置著富有湖南特色的竹椅和竹凳,輕松休閑且富于野趣,觀眾可以隨意落座觀看精彩的3D立體電影。8分鐘的3D環幕電影主調定為“綠色森林”,運用新媒體光電組合,融入以張家界為代表的湖南原生態風光,虛擬出綠色仿生城市,于滿目蔥蘢中尋覓失落在鋼筋水泥間的城市綠色夢想,充分展示一個生態環保、環境宜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都市桃花源”。
在12米寬的電子壁畫上,參觀者可以實時看到孩子們的繪畫作品由底部升起,逐漸變大,并開始在“魔比思環”上流動,現場創意和互動展示由此融為一體。孩子們興奮地追逐著流動的影像,尋找自己的畫作。
除了揮灑創意外,場館內的其他互動項目也很豐富多彩。進入展館虛擬空間,寓教于樂的互動項目采用最前沿的多媒體藝術手段,虛實交互,人景互動,引起觀眾無限的暢想。“快看,有魚!”孩子們高興地叫起來,拉著大人們向前跑。走近才發現,原來是溪水的影像投射在地幕上,參觀者行走其中,水面隨之漣漪蕩漾,魚兒時而在游人腳邊嬉戲,時而潛入水底消失,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氣的桃花源畫面。此外,孩子們還可以與“水”來次親密互動。虛擬的水從建筑體上流下,跟隨孩子們的動作而改變流向,水流經過的地方花兒盛開,綠草生長。這種互動裝置,向孩子傳達了環保的理念。
提示 上海世博會湖南館總耗資將達1800萬元,其難度超過奧運會鳥巢的高科技投影設計。下一篇:上海世博會瑞典國家館的主題和方案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海世博會法國國家館的主題和方案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