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2006年5月,在-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干尸,男尸長1.73米、左腳長有六趾。此人下葬棺槨的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由此可確定,干尸的身份為清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但專家尋遍《清史》,卻沒有發現任何關于黃拙吾的記載。
更奇怪的是記載中中憲大夫為四品文官,四品文官的官服應該繡有鴛鴦補子。但男尸所穿補服上繡的卻是麒麟的圖案,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不僅如此,還穿著“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四爪為蟒,五爪為龍,此人不過是四品文官,卻身穿只有親王以上才有資格穿的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因為其身份和身上的穿著不符,這具神秘男尸被稱為“龍袍干尸”
2010年年初,沈陽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授趙成文成功復原了-石景山“龍袍干尸”面貌,從而解開了清代男尸著龍袍、盤發髻等歷史謎團。
--10 龍袍干尸龍袍干尸 上
優酷網:刑偵專家復原龍袍干尸真容-歷史迷案“龍袍干尸”詳情 出土時間 2006年5月 出土地點 -石景山玉泉路 干尸身長 1.73米 當時狀態 剛出土時皮膚有彈性,頭發、指甲保存完好 “龍袍干尸”的由來
2006年5月,在-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干尸,男尸長1.73米、左腳長有六趾。此人下葬棺槨的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由此可確定,干尸的身份為清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但專家尋遍《清史》,卻沒有發現任何關于黃拙吾的記載 。
令人奇怪的是,按照清代官服制度,文官補服繡飛禽,武官補子繡走獸。中憲大夫為四品文官,四品文官的官服應該繡有鴛鴦補子。但男尸所穿補服上繡的卻是麒麟的圖案,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不僅如此,還穿著“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四爪為蟒,五爪為龍,此人不過是四品文官,卻身穿只有親王以上才有資格穿的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
另外,清代發式為前面坤發,后面辮子,而干尸的這種“發髻”發式與清規“剃發令”不符。
揭密“龍袍干尸”2010年年初,沈陽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授趙成文成功復原了-石景山“龍袍干尸”面貌,從而解開了清代男尸著龍袍、盤發髻等歷史謎團。
趙教授首先分析了干尸頭頂推斷發際線的位置,經在計算機上放大觀察,干尸頭頂沒有留發痕跡,推斷死者生前應該遵守了清朝的剃發易服制度。趙成文將干尸復原年齡確定為50歲左右,這是一個可以較好反映出死者生前精神狀態的年齡段。從復原結果看,此人是一位文官形象,死亡時間可能是深秋。
經過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的考證,終于復原了石景山干尸的身世謎團:黃拙吾歷經明末清初,在清朝為官,不得已剃發易服。在清朝為官期間,因工作有所建樹,被封為四品“中憲大夫”,并得到皇帝賞賜的一品麒麟補服和“四爪蟒袍”。晚年黃拙吾因病臥床,彌留之際,滴水不進,臥床而亡,死后其家人將其發辮挽成發髻,依然保存明朝發式入葬,以示慰藉。
趙成文是中國著名的刑事相貌專家、痕跡考古學家。近年來,趙成文不斷探索和研究古尸復原技術,他運用刑事相貌學中的顱像還原技術,根據古尸的顱骨來還原古尸生前的容貌,先后復原的長沙馬王堆女尸、《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樓蘭美女、清代香妃等古人的相貌,引起海內外關注。
下一篇:就差錢小品臺詞劇本 何慶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鞍山一中校長周惠欣遇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