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79年之後成立民心影視公司,制作紀錄片與電視劇情片,從1984年之後開始創作戲劇節目與報導性節目,作品數度獲得金鐘獎最佳制作、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等獎項。電視作品包括長達80集的紀錄報導片《百工圖》、《中國文明的故事》,90分鐘單元劇《秋月春風》、《抉擇》等十五部,家庭單元劇系列《全家福》、《佳家福》、《母雞帶小鴨》、《納桑麻谷──我的家》,開創了國內電視情境喜劇的風格,以及歷史連續劇《壯士行》、《音容劫》等。期間除了拍攝電視劇外,也寫電影劇本,包括《稻草人》(1987)、《香蕉天堂》(1989)等,其中《稻草人》獲得一九八七年金馬獎最佳劇本獎。
早在1981年任教於文化大學時,即編導了舞臺劇《大禹治秦》,之後創作均以電視和電影為主,直到1991年3月和制片人黃黎明於民心社區成立「民心劇場」,被姚一葦教授稱為「臺灣第一個社區劇場」,民心劇場時期王小棣的導演作品有蔡明亮編劇的《房間里的衣柜》、傳統戲曲現代化的《非三叉口》(以上為1992)、改編國外經典作品《馬克白》、《哈姆雷特》、《奧塞羅》等三出戲組合的《莎士比亞之夜》(1993);結合日本能劇與京劇的《武惡》,演出風格較具有學院的風格。
1992年,王小棣創辦了稻田電影工作室,制作電影、公視連續劇、公視長片等作品,電影作品有1994年制作《熱帶魚》、1995年編導《飛天》、1996年編導《我的神經病》、1997年導演動畫片《魔法阿媽》,2004年編導《擁抱大白熊》等,其中《魔法阿媽》獲得中時晚報華語電影獎優秀作品、美國洛杉磯國際頻道電視臺亞太地區優良電影及第十六屆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影展動畫影片佳作獎。
其為公共電視拍攝了四部人生劇展:《九歲那年》、《臺灣玉》《遺失》、《在親密與孤獨間漂流的愛情》,以及電視短片《臺北今天少一桶豆花》、《泰雅青年的臺北假期》,連續劇《大醫院小醫師》、《赴宴》,其中《九歲那年》榮獲1999年金鐘最佳導播獎。
2001年十月發現罹患乳癌,一邊奮力與病魔對抗,一邊仍持續創作不輟。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