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49年5月,李桐春與五弟李環春加入「中國國劇團」來臺北演出,劇團解散之後留臺,一度和顧正秋劇團合作,團中頭牌為旦角顧正秋、老生胡少安、武生李桐春。之後轉入軍中劇團,演出大量勞軍戲,當時即以關公戲最為知名,如在澎湖虎嘯劇團演出的《忠義千秋》──從《屯土山》演到《古城會》──深受官兵歡迎。1954年軍中劇團整編,李桐春進入大宛國劇隊擔任副隊長,後升隊長,與胡少安合作大量三國戲,排出許多冷門老戲,如《青梅煮酒論英雄》、《臨江會》、《收姜維》等。1971年進入明駝國劇隊,與徐露合作排演不少競賽新戲,如《平寇興唐》、《玉佩風云》、《秦良玉》等,在武戲的設計方面貢獻很大。1976年與胡少安合作連續劇形式的電視京劇《忠義劇展》。1985年進入藝工總隊國光藝校,1995年退休。
李桐春的關公戲講究身分氣派,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關公演員,而他的成就不止於關公戲,還能排演頭二三四本《鐵公雞》、《武松與潘金蓮》、《霸王別姬》。同時將這些經驗帶入臺灣京劇的發展,深度參與臺灣競賽戲,與電視京劇的制作表演。
中文關鍵字:李環春 , 關公戲
英文關鍵字Lee Huan-Chun , Guan-gong xi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