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新路戲《望兒樓》,屬於唱工戲。主要行當有二:李淵「老生」、竇太真「老旦」。本事:隋末,煬帝昏庸,王世充出兵叛亂,李淵派世民前去征討。竇太真思兒成疾,無法安眠,夜登城樓觀望,盼世民早日回朝的憂心。北管戲中的一更天到五更天為本戲的菁華唱段,竇太真心情的轉折、哭板唱腔、遙想過往、恨建成與元吉的不中用、世民的孝順,鴻雁飛來、打更聲等,都觸動了竇太真誤以兒歸的焦慮。在在都須有絕佳的唱工才足以表現其中的悲凄與哀慟。
在邱火榮藝師的唱腔安排為「二黃原板」、「倒板」、「二黃原板」、「緊板」、「二黃原板」(一更鼓到五更鼓會用特殊唱腔處理第一句唱詞)、「疊板」、「緊板」。
參考資料
王大錯、鈍根、燧和《戲考》,臺北:里仁出版社,1970。 邱火榮,北管手抄本《望兒樓》,未出版。約2003年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授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