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全書共分為七章,「前言」,指出該計畫具有認識本地歌仔、激發鄉土情懷、肯定藝人、延續薪傳工作、提供研究內容及厚植傳藝中心資源等多重意義。第一章「本地歌仔研究的回顧」,是以陳旺欉為核心,擴及本地歌仔的研究成果,包括早期的撰述與後來的調查。第二章「陳旺欉的家族生命史」,透過家世源流、童年往事、職業生涯、婚姻家庭、親朋與晚年翦影的敘述,可以了解陳旺欉的心路歷程與家族生命,進而推知其他老藝人的生活背景,且這些內容反映當時社會的部分實況。第三章「陳旺欉的學藝與演出」,記述了陳旺欉學歌仔戲的動機和拜師學藝的過程,以及陳旺欉個人心態的表白與他在學藝與演出過程中所遇到的趣事。第四章「陳旺欉的藝術生命」中,陳旺欉因面貌秀致、個頭嬌小,為當時「壯三班」之最佳女主角。此篇并有對於各種角色(旦角、丑角、生角)的身段介紹,圖文相配。而就曲調而言,陳旺欉會唱的曲調多達廿余種。在劇本一節中,陳旺欉大致能完整的念出「三大柱」(三出大戲──《山伯英臺》、《呂蒙正》、《什細記》)之劇本內容。第五章「陳旺欉的薪傳與教學」,由於地方戲劇逐漸受到重視,歌仔戲的薪傳與教學成為熱門的課題,陳旺欉教導了「吳沙國中歌仔戲社」及「宜商地方戲曲社」,且在巧合下成立了成員都是女孩子的「壯三『新』涼樂團」,其教學認真,成果豐碩,博得各界的贊賞。第六章「結論──陳旺欉在本地歌仔的地位」,陳旺欉於1989年得到薪傳獎,更奠定在本地歌仔的地位。對於本地歌仔的發展,陳旺欉雖年事已高,仍全心投注在「壯三新涼樂團」這群女弟子的教導上。本書附錄中并有《山伯英臺》、《呂蒙正》及《什細記》三出劇本。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