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草創時期經營維艱,直至團長呂鴻禧改編原內臺「紫云社」之名戲《師生恩仇》,改以老生與小生對手為號召,才獲得廣大回響,奠定名聲。1970年,該班正式轉型為外臺戲班。
團長呂鴻禧除了是演員之外,也曾創作《路遙知馬力》、《親情離合》等劇本,曾先後榮獲臺灣省地方戲劇比賽最佳劇本、優勝等獎項。呂氏在1987年逝世後,此班由其子呂忠明、呂國斌及呂瓊珷三人分工負責。長子呂忠明為現任團長,負責文武場及幕後工作;老二呂國斌擅長老生、花臉等腳色;老三呂瓊珷除了擅長老生、三花腳色之外,也擅編劇,是目前該團之主力編導,近年來也多所參與其他劇團之表演,如河洛歌仔戲團、臺灣歌仔戲班等。
該班演出以傳統的「古冊戲」為重,拿手劇目如《包公案》、《華容道》、《赤壁論文》等,以及「關公」戲為主。新編創作劇目如《包公趕驢》、《包公審黑驢》、《關公打灶公》、《一案破雙釘》、《金雞母》等等,多受好評。曾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2年歌仔戲制作及發表專案補助計畫入選團隊、傳統藝術中心外臺匯演優秀團隊。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