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80年代初,原屬美術界的前衛藝術觀念,蔓延到劇場界。-早期重要的作品包括陳界仁等人的《機能喪失第三號》(1983)、「洛河展意」的《傳聞——街頭式》(1986)、「奶?精?儀式」的《創世紀——試爆-》(1986)。-前衛藝術表演的興盛,與1980年代小劇場運動有著密切的關聯,說明歷史條件對前衛表演藝術的影響。許多劇團,如「河左岸劇場」、「-渥克劇團」、「環墟劇團」、「臨界點劇象錄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等,都展現前衛表演藝術的風格。此外,前衛表演藝術的模糊性格,反映創作者的身分難以歸類,如陳明才、侯俊明、陳界仁等,而演出團隊的經常是曇花一現,或者采取游擊戰式的展演策略,如「受精卵劇團」。
致力於推動前衛表演的-團體,包括王墨林的「身體氣象館」,於2002年開始,每年主辦國際行為藝術節(T-AF);郭文泰(Craig Quintero)的「河床劇團」,則致力於經典前衛劇場的表演理念,劇作如《未來主義的食譜》(2003)與《羅伯威爾森的生平時代》(2004)。
中文關鍵字:小劇場 , 挑釁觀眾 , 街頭演出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