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松(1918-?),畢業於「北平戲曲專科學校」(後改名為「中華戲曲??茖W?!梗?,該校以「德、和、金、玉、永」排名,高德松為第一期生,十三歲時改為凈行。果然改行後藝術突飛猛進,在校即已嶄露頭角,演出不少主戲,像《取洛陽》、《草橋關》、《坐寨盜馬》等。畢業後先在北平搭李玉茹等人的班子,後到上海幫過吳素秋、梁韻秋、趙金棠、李宛云等四位名旦,還跟過陳少霖,接著應宋德珠之邀到東北,同去的還有李和曾、陳盛泰。東北回來便常駐上海,和芙蓉草、苗勝春、高雪樵等經常在「黃金」、「天蟾」演出,舞臺經驗越來越豐富。
抗戰勝利,他又應顧正秋之邀和胡少安一起到南京、蚌埠、青島演出,民國37年(1948)即隨顧劇團來臺。民國44年(1955)進入「海光國劇隊」,民國56年(1967)與李金棠合演《連環套》,坐寨盜馬一路演到拜山盜鉤,氣派雄偉,贏得國光文藝金像獎最佳凈角獎。後與胡少安、劉玉麟長期合作,為海光臺柱之一。并曾在復興劇校擔任凈行教學,後因病去世。
參考資料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