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41年4月日本在臺灣成立「皇民奉公會」,其目的在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徹底實踐皇民精神,為日本帝國效忠。日本政府監於臺灣傳統戲劇音樂被禁止之後,只剩約原本十分之一數量的劇團,且多在是市鎮地區演出,一些農漁村沒有演劇機會,因此於1942年成立「皇民奉公演劇挺身隊」;模仿日本移動演劇聯盟的方式,開始巡回臺灣各地,為能長期深入民間工作,遂以臺語演出新劇,演出內容多為宣揚日本軍國主義,或是批判臺灣風俗的劇目,藉以消除臺灣民族意識。
「高砂劇團」的演員經過10天的研修後,在1942年1月19九日與「南進座」在臺北市榮座舉行試演會,臺灣總督長谷川氏親臨觀劇、鼓勵演劇挺身隊的工作,2月1日挺身開始下鄉巡回演出。之後,演劇挺身隊的運作則交由後來成立的「臺灣演劇協會」管理。
第二次巡回後,導演工作均交由松居桃樓擔任。演出劇目有:喜劇《去南方的男人》(南保信作)、一幕二場農村劇《雞》(竹內治作)、喜劇《結婚前奏曲》(南保信作)、獨幕的現地報告劇《江南之春》(濱田秀三郎作)。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