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麟出身梨園世家,是江南名丑劉炳焜的女兒,幼隨母親習程派青衣,十四、十五歲名聲就相當響亮,有「小程硯秋」之美名,後來經人介紹拜梅蘭芳為師,因之梅、程并學,由於天資聰穎,甚得梅蘭芳真傳,在梅蘭芳門生中,陳美麟可說是得意高足之一。陳對梅派秘本戲及《洛神》、《霸王別姬》、《西施》、《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玉堂春》等名劇皆為拿手。雖然外貌不夠亮麗,但扮相、身段、水袖、做工、唱工,皆為上乘,因而成為抗日時期紅遍長沙、貴陽、桂林、昆明等西南一帶的青衣花衫。陳美麟後來到了香港,再輾轉來到臺灣,曾在受邀至臺北永樂戲院演出,亦曾與原來的老搭檔名須生周正榮在國光戲院聯合登臺獻演。
關於她的演出,以《貴妃醉酒》為例,據民國43年5月23日《聯合報》報導:「《貴妃醉酒》的情節,是唐明皇在百花亭設宴,所以又名此劇為《百花亭》。所謂四大名旦,除了程硯秋,也都言及這出戲。現在由陳美麟演這出戲,我們應該稱贊她是刻意研究,極力討好,絲毫不愿意敷衍的一個有進步的女伶。尤其在這出戲里,看她增加了許多身段,都是以往老伶們未曾有的;例如,她初進百花亭,選折了兩次花,可見她隨著情景,表演力求細膩刻畫。所以她表演這出戲時,比較一般伶工演唱此戲的時間,增加了三分之一。她把一出短劇,全以表情做工延長了。是勘以稱賞的。」
參考資料
《聯合報》,1954年4月28日。 2. 《聯合報》,1954年5月23日。3. 《聯合報》,1956年11月7日。 4. 《聯合報》,1959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