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本書從民間戲劇活動的傳播網絡開始談起,先述及臺灣歌仔戲文化的發展歷程,并針對日治後期至1960年代,影響歌仔戲發展史的重要關鍵─「內臺戲」時期─說明與探討其內涵。之後開始闡述拱樂社創辦人陳澄三及其拱樂社的發展歷程,詳述該班在電影、新劇、電視歌仔戲、歌舞團及錄音團各大方面的表現。并介紹該班之劇團組織、營運及管理方式,籌設「拱樂戲劇補習班」的理念目的與過程等等。此外,也針對拱樂社之編劇及現存劇本內容加以分析,歸納其演出特色。綜而言之,該書對拱樂社從崛起至沒落的層層因由,皆有翔實與深入的見解與紀錄,徹底深掘了該班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因此,本書就民間社會的表演傳統來討論歌仔戲團麥寮「拱樂社」與「內臺戲」的社會文化角色,及其與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互動關系,并由「拱樂社」的發展與變遷,進一步觸及了臺灣近代戲劇史的形成與傳播,不僅完整建構了一個戲班的生命史錄,對於臺灣戲班史之書寫,亦埋下了根抵,奠定了基石。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