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新穎調,是保定市望都縣獨具地方特色的一個劇種,發源于該縣許莊村,創始人是馬洛新、許穎仙。
1、產生19世紀20年代初,許莊絲弦藝人馬洛新酷愛肅寧小商販吳掌柜所哼的家鄉小調,拜其為師,學會了曲譜,并在此基礎上,融合傳統戲曲藝術中的生、旦、凈、末、丑等行當特點和唱、念、做、打的表現手法,創作形成“新曲調”。新曲調在鄉間劇團試驗演出后,很受群眾歡迎,名氣漸大。同村舉人許穎仙經常幫助劇團改寫劇本,并編寫若干折子戲供劇團演出。大約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新曲調”正式定名為“新穎調”,各取馬洛新、許穎仙二名中的一個字,以釋其源。新穎調在道光二十年前后最為興盛。
1949年后,望都對該劇種進行挖掘、整理,上演過《夫妻會》等劇目,并創作編排出《戲八戒》等新劇目。近年來,望都新穎調多次在國外演出。
新穎調在建國后產生了以黃玉貞、張春紅為代表的優秀演員。張春紅藝術精湛,黃玉貞嗓音甜美,演唱的《戲八戒》唱腔百聽不厭。黃玉貞、張春紅是健在的最優秀的新穎調表演藝術家。李佩華、胡三省、劉夫才、李增國等在新穎調的發展中都有過重要的貢獻。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