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漠化過程
分類: 自然災害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11-24
閱讀 :542
土地紅漠化是我國當前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它惡化生態環境,破壞生存條件,加劇自然災害發生,制約經濟發展,加深了貧困程度,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給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那么土地紅漠化過程是怎樣的呢?接下來來為大家講解下吧。 南方紅壤區氣候溫暖濕潤,為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200-1500毫米之間,多集中在5-8月份,降雨侵蝕力大,易產生地表徑流;年度之間分布也不均勻。局部地區暴雨集中,頻繁、強度大。主要氣象災害有洪澇、干旱、冰凍、大風、暴雨等,尤以“四冷”(冬季冰凍、三月倒春寒,五月低溫、九月寒露風)、洪澇、干旱危害最大。本區丘陵山地廣泛分布著一種紅色的酸性土壤,稱為紅壤。紅壤風化作用強烈,土層一般深厚而粘重。在密茂的常綠闊葉林下的紅壤,通常有30~40厘米厚的有機質表土層,土壤濕潤疏松,十分肥沃。目前這類原生或次生林地已大大減少,大部分地區的紅壤有機質土層較薄,加上墾殖極易發生水土流失。紅壤是我國的重要土壤資源,不僅出產糧,棉,油,而且還出產許多重要的林木和經濟作物。但是由于人口眾多,經濟活動頻繁,不合理土地利用,結果造成植被破壞,導致強烈的水蝕作用,使得土地退化,紅壤裸露,呈現紅色荒漠化景觀。南方地區人均耕少、單產高,單位面積流失土地所造成損失大;紅色荒漠化后紅壤進一步侵蝕,石質裸露就形成了石漠化,那么恢復原來面貌幾乎為不可能;南方是全國經濟中心,重要工農業生產基地。基于以上種種原因紅色荒漠化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比黃土高原要嚴重。19世紀60年代以來南方地區荒漠化問題相當嚴重,目前荒漠化面積達19.76萬km2,而且還在擴大,這不能不令人擔憂。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紅漠化過程的知識,希望可以對感興趣的您有幫助,關于紅漠化等這方面的常識正在更新當中,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持續關注哦。